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海花6號是海陽市種子站繼海花1號選育推廣普及后,又經過多年努力,雜交選育的一個高產、優質新品種,其公安廳出優點是產量及品質都高于;1號,籽仁符合出口標準。
選育過程 自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選育了高產、穩產適應性廣的;1號后、推廣普及到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深受廣大農民歡迎。到80年代末,由于外向型經濟的迅猛發展,;1號因籽仁有裂紋、油斑,達不到出口標準,種植面積逐年下降。為適應市場需求,我們先從原有的300多個雜交育種材料中,精心觀察鑒定,篩選出院符合育種目標的80/2-5株系。于1990年選用海花1號的優良變異單株作母本,以80/2-5作父本,進行了有性雜交。雜交后代按照育種程序嚴格進行株系選擇,在大量的雜交株系中選出了綜合性狀優良,籽仁無裂紋、無油斑,品質好于;1號的新品系90/2-9-3(即;6號)。1995年出圃,1996年經系統選擇。1997~2000年連續進行了品比試驗,并在1999年,2000年進行了大區示范和高產栽培。
產量表現 1997~2000年連續品比試驗,莢果393.6千克,籽291.3千克,比對照魯花9號莢果增產9.8%,籽仁增產6.7%。比;1號莢果增產6.6%,籽仁增產5.1%,1999年進行大區示范栽培,面積為3畝,平均畝產莢果352.3千克;2000年進行高產示范栽培,面積為15畝,經市科委組織有關專家驗收,平均畝產莢果462千克(4年中有3年天氣嚴重干旱)。
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普通型,直立疏枝中熟大花生,主莖高40厘米,側枝長45厘米,單株總分枝9~11條,結果枝7~8條,葉片橢圓形,黃綠色。單株結果數14.6個,莢果普通型,網紋清晰,百果重220.8,百仁重120.6克,出米率74.5%。籽仁橢圓型,種皮粉紅色,內種皮桔紅色,無裂紋、地油斑。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海花1號早熟5天。連續開花習性,葉片功能期長,光能利用率高,不早衰,結果庥中,不易落果,不生芽,抗旱耐澇、抗病性強,適應性廣。
栽培要點 海點6號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但高產攻關栽培還是以中等肥力以上的沙壤土或輕壤土為佳。肥料則以氮、磷、鉀配合施用,施足基肥。秸矮緊湊,直立和平共處,適宜密植,一般山丘旱地每畝種植1萬墩左右,中等肥力以上的地愉,每畝8500~9000墩,每墩2粒。生育期135天左右,適宜春播和麥田套種,春播時間4月下旬或5月上旬,地膜覆蓋4月下旬播種,麥田套種5月15~20日為宜。
苗期及時清棵和適時中耕,注意防治蚜蟲,中后期加強肥水管理,做到前促、中控、后保。7月下旬8月上旬注意防治葉斑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