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花生是我國長江以南各省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花生種子含蛋白質約30%,還含B1、B6、D及E等維生素,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民間又稱“長生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老熟花生炒熟食用或加工副食品外,嫩花生作蔬菜鮮食方興未艾,鮮食花生種植效益高,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鮮食花生高產栽培技術如下:
1、整地做畦。花生是深根系作物,適宜在土層深厚30cm以上,排灌水條件良好,土壤有機質不小于0.5%而疏松的沙壤地種植。在丘陵地區,應選擇坡度小于10度的中等肥力的沙壤或中壤地種植。播前土地翻耕,敲碎土塊,平整土壤,開溝做畦,畦寬1.2~1.4m,溝寬25cm。
2、選用良種。鮮食花生要選用熟期早、品質優、結果集中的中小果型品種,適合我省種植的主要是小京生、大紅袍、豫花10、豫花15、豫花9327等花生品種。
3、浸種催芽。花生浸種催芽后播種,有利于一播全苗,防止缺株斷壟,也有利于培育壯苗。具體做法是:播前把種果曬1天,剝取種子。把種子放在30℃的溫水中浸4小時,然后放入籮筐內,蓋上布和秸稈,置放溫暖處保持25℃左右的溫度,每隔5小時淋一次溫水,保溫24小時即可發芽。以僅露胚根的種子播種為好,催芽種子宜當天播完。
4、適期播種。我省鮮食花生春播適期為3月20日至4月10日,秋播適期為7月中下旬。春播行株距40~45cm×30~35cm,每畝種植密度為4000~5000叢。秋播時花生營養生長量不及春播,應適當密植,行株距為35~40cm×30cm,每畝種植密度提高到5500~6500叢。春播時覆蓋地膜,既可提早鮮食花生上市季節,又能提高產量20%左右。對雜草較多田塊于地膜覆蓋前噴施芽前除草劑,每畝用50%乙草胺100ml兌水50kg,均勻噴施畦面。播種后覆蓋0.007~0.008mm微膜,出苗后在膜上打孔放苗。
5、科學施肥。有人認為,花生長根瘤可不必施肥或施很少肥,這限制了花生產量的提高。據研究,花生對氮、磷、鉀三元素的需要量為10:1:3。花生施肥的總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追肥、配施微量元素肥。一般基肥每畝施農家肥500kg,或三元復合肥7.5~10kg。注重硼、鉬等微量元素的施用,提倡鉬肥、硼肥拌種或基施。初花期前(約8~10片真葉)看苗施肥,一般每畝施尿素4~5kg,以滿足果針入土、莢果發育對肥料的需要。
6、合理調控。如果施肥過多或生長期溫度偏高,導致植株明顯徒長時,每畝用15%多效唑50~60g兌水50~60kg均勻噴施進行抑制。
7、病蟲害防治。花生忌連作,要實行2~3年輪作,輪作年限越長,效果越好。花生生長后期,常見病害為葉班病,在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2~4次。地上害蟲主要是蚜蟲、紅蜘蛛,可每畝用50%可濕性粉6~8g,兌水50kg噴霧防治。在播種前用辛流磷顆粒處理土壤,或用辛流磷乳劑拌種,防治線蟲。
8、適時收獲。根據花生充實成熟度及市場需求情況,及時收獲。一般頂葉變淡,基部葉片發黃,80%莢果成熟時采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