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總生物產量花生總產量的累積,是經濟產量轉換的基礎。其兩者是正相關關系,即沒有較多的總生物產量,就沒有較高的莢果產量。但花生的總生物產量的干物質量,約有90%~95%是來源于光合產物。因此,創高產首先是要提高花生對光能的利用率。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又取決于群體較大的光合面積和較高的光合效率。通常代表光合面積和光合效率的參數是葉面積系數和凈光合生產率。其兩者在花生個體生育和群體發展中表現的一般規律是呈負相關的,即葉面積大,光合效率低;反之,葉面積小,凈光合生產率高。
根據每667米2產500~580千克的最佳群體動態測定,開花下針期至結莢期的50天中,其累積的光合產物,占全期總量的68%~70%,最終積累每667米2的總生物產量為920千克~1000千克。要進一步創高產,使每667米2莢果產量達到730千克~800千克,總生物產量必須達到1500千克,葉面積系數全期平均為3.5,總光合勢每667米2為30萬米2,凈光合生產率全期平均5左右。
(2)縮小V/R率,增大經濟系數總生物產量與經濟產量一般是呈正相關的,但也不是絕對的。而V/R與經濟系數呈負相關,即V/R率大,經濟系數則小,莢果產量亦小,反之則大。因此,要獲取高產,必須在栽培管理上加大基礎措施,以獲取盡可能多的總光合產量。還要促控結合,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提高營養光合產物向生殖體轉換的速率,縮小V/R率,增大經濟系數。每667米2要獲取730~800千克的高額莢果產量,總生物產量要達到1500千克左右,同時使V/R率降低到0.5以下,經濟系數提高到5.8以上,才能實現預期的產量目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