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河流域棉區
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做到控大苗、促小苗、補弱苗,促進弱苗轉化,實現壯苗均衡生長,及早搭起豐產架子。
科學肥水管理
一是早施穩施蕾肥。對弱苗要早施穩施蕾肥,一般掌握畝施尿素5-7公斤,餅肥、磷肥各25-50公斤。二是早施重施花鈴肥。一般在七月上旬末,棉株下部出現1~2個大桃時進行追肥,畝施尿素15~20公斤。三是補施蓋頂肥。一般在7月底8月初,對中上等肥力棉田,每畝追施尿素2.5~3公斤,爭取多結鈴、結大鈴。
合理整枝管理
一是去葉枝。及早去除無利用價值的葉枝,減少養分消耗。二是打頂尖。進入棉花生長中期以后,要因苗、因地、及時打頂整枝。一般打頂時間,中肥地在7月20日前后,高肥地可推遲到7月底。三是打邊尖。在大暑前后,對蔭蔽棉田還要打邊尖,以控制棉株橫向生長,每個果枝一般留3-4個果節。此外,應及時抹掉主莖和果枝葉腋處長出的贅芽、瘋杈。
及時化學調控
對旺長棉田,按照少量多次原則,每畝要用縮節胺0.5~1克,兌水15~20公斤,噴施在棉株表面,以控制棉株長勢。在棉花打頂后7~8天,一般每畝用縮節胺3~5克,兌水15~25公斤左右,噴灑棉株頂部和邊心上,可以簡化后期整枝,增結早秋桃,增加鈴重,防止貪青晚熟。
清理灌排溝渠
今年黃河流域降雨量較去年可能偏多二至五成,應在蕾期中耕培土的基礎上,及早疏通溝渠,保證排水暢通,防止漬澇災害發生。
綜合防治病蟲害
對于棉鈴蟲的防治,應以保蕾、保頂、保鈴為中心,做到四結合,即:藥劑滴心與誘殺成蟲相結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田間管理和人工抹卵相結合,達到提高防效、節約成本的目的。同時,加強對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煙粉虱等害蟲的防治。對于枯、黃萎病,目前尚無有效藥劑,可通過噴施多元微肥,增強營養抗性;加強棉田整枝管理,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以及拔除病株等措施防止大面積蔓延。
長江流域棉區
針對今年苗情嚴重不平衡的特點,特別是“梅雨”天氣,“立足抗災,改善棉株生存環境,搶搭豐產棉架”是下階段棉田管理的中心任務。
滅茬除草促快長
目前,棉田前茬小麥收獲已經結束,中稻搶插已進入尾聲,要動員農民群眾加快棉田中耕滅茬,松土除草,以改善棉苗生存環境,促進棉苗快速生長。
早施花肥促搭架
結合中耕松土滅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早施花鈴肥。用量一般每畝純氮4~6.25公斤、氧化鉀10~12.5公斤。針對今年化肥價高的實際,鼓勵、指導農民積造、施用農家肥,扎實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尤其是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在揭膜時施好“接力肥”,確保棉花正常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
化學調控保穩長
長勢較好的一二類棉田(8葉以上),要搶住晴天或停雨間隙,噴施縮節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協調棉花營養生長于生殖生長。尤其是已有旺長趨勢的移栽地膜棉和直播地膜棉,要適當增加縮節胺用量,控旺促壯,并及時摘除營養枝。過稀的棉田可留1~2個營養枝進行改造,并摘除營養枝頂心。
清理四溝防澇災
降雨多而集中的“梅雨”期到來時,江河、湖泊沿岸等地下水位較高的平原、濱湖棉區,在加強防洪設施整治,做好防洪抗災準備的同時,要加強棉田“四溝”的清理,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切實降低棉田地下水位,減輕因漬澇災害造成的損失。
加強病蟲害防治
各級農業部門要密切關注棉花“兩萎”病、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害的發生發展態勢,搞好預測預報,指導農民選用對口農藥及時防治。
西北內陸棉區
以實現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協調并進,多現蕾、快現蕾、早開花為主攻目標,針對棉花的生長發育特點,加強分類指導管理。
科學肥水運籌
一類棉田見花澆水,滴灌棉田畝灌量15~20方,溝灌棉田畝灌量40方左右;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澆水前做好縮節胺調控,確保棉花穩健生長。二類棉田以促為主,特別是北疆旱情嚴重棉田,要早澆水、早追肥,水后適墑時,溝灌棉田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及時去除頂尖
要按照“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適時摘除頂尖,同時噴施縮節胺進行封頂,促進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
綜合防治病蟲害
一是重點防治蚜蟲。今年局部棉田蚜蟲危害較重,要對其加強防治。為保護天敵,防治方法上要以生物防治為主,并與點片涂莖化學防治相結合?捎镁挣セ蛴袡C磷類農藥按1∶5比例,涂在蚜蟲危害單株莖稈紅綠相間處的一側部位,涂抹1厘米長度即可。二是統一防治棉鈴蟲。加強對2、3代棉鈴蟲的預測預報,采用Bt制劑、阿維菌素等生物藥劑或采用菊酯類有機磷混合類農藥,按1∶1500稀釋藥液噴霧,做到早防早治。農業部棉花專家顧問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