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推廣糧棉作物合理布局技術
針對新疆南疆棉區作物品種相對單一,棉田生物物種多樣性較低,改善當前棉田布局方式,應用麥―棉―麥或麥―棉―棉布局方式,增加棉田的自然天敵數量,充分利用環境自身的調節作用,增強環境自身的御害能力。
生太調控體系技術
1.棉田條田兩側種植生態油菜
在春季棉花播種的同時,在棉田兩側種植油菜誘集帶,利用油菜上非為害棉花的如蘿卜蚜等害蟲,招引天敵,從而起到引誘天敵、增加棉田天敵數量、控制棉田害蟲為害的作用。
具體種植方式:在棉花播種的同時,在條田兩側開溝,溝深5厘米,在條田兩側單行種植。油菜種子每100克用沙土拌勻,播撒300米至500米。
2.條田地頭種植苜蓿
在條田地頭10米左右種植苜蓿,既防止因機械作業造成的棉田浪費,又由于隨著不同時期收割苜蓿而使苜蓿上的自然天敵向棉田遷入,增加了棉田天敵數量,增強了棉田的自身御害能力;同時,還可增加農民收益。
3.天敵引誘物資
①在棉田內施放醋渣、酒渣(2公斤/畝),引誘天敵。
②在棉田施放棉蚜提取物引誘天敵,增強棉田的控害能力。
4.利用人工繁育、釋放赤眼蜂控制棉鈴蟲為害
赤眼蜂對棉鈴蟲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同時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也有突出作用。
在二代棉鈴蟲羽化、產卵期,釋放赤眼蜂。具體釋放方法:每畝3個點到6個點,每次釋放赤眼蜂2萬頭;釋放次數:4次;間隔期:3天至5天。
多種措施綜合施用
1.田間種植玉米誘殺帶
在春季棉花播種的同時,在棉田條田兩側單行種植玉米誘殺帶,玉米種植距離:每50厘米一株。
在二代棉鈴蟲幼蟲盛期,將玉米砍去,極大程度降低了棉鈴蟲在棉田的危害。
2.田間插放楊枝把
每畝插放6個至8個楊枝把,每日傍晚插把,次日清,晨收把收蛾。楊枝把用楊樹枝扎成長50厘米、直徑20厘米的倒喇叭型。
3.生物制劑
選用對自然天敵殺傷低的生物制劑,利用棉鈴蟲幼蟲孵化后喜食卵殼的特性,在二代棉鈴蟲卵盛期施用,既保護了天敵,又降低了棉鈴蟲的為害。
4.頻振式殺蟲燈
在二代棉鈴蟲羽化期,在棉田安放頻振式殺蟲燈,可降低棉田棉鈴蟲的基數。
頻振式殺蟲燈的擺放:每60畝一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