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證明,花生生長適宜的土壤條件是耕層深厚,結果層疏松,各層土壤排列合理,保水保肥,營養充足,通透性好。
具體表現在:
(一)具有良好的土體結構1.耕作層耕作層厚應達30厘米左右,干時不散不板,濕時不粘不懈,耕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其中最上部0~10厘米土層為莢果分布區,以淺色松軟的沙質壤土或粗沙質壤土為最好,土壤結構和性狀為:沙粒占50%~60%,粉粒和粘粒占40%~50%,毛管孔隙與非毛管孔隙的比例為3.5:1~4:1;土壤容重為1.17~1.38克/立方厘米,固、液、氣三相比為3:3:1或4:4:1,固相與總孔隙度比值為4:1或5:1。2.心土層位于耕作層之下,厚度20~30厘米,固、液、氣三相的比例為9:6:1-10:5:1。毛管孔隙與非毛管孔隙的比例為5:1-6:1,利于保持水分和養分,源源不斷的供給花生生長發育所需。3.底土層位于心土層以下,受大氣影響小,質地堅實,物質轉化慢。4.土壤養分含量高要求耕作層內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0.5%,全氮含量0.05%,全磷含量1.2%以上,速效鉀大于等于100毫克/千克,代換性鈣在0.2%左右。5.土壤酸堿度呈中性,即pH等于5~8為最好。
(二)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
1.合理輪作輪作倒茬可起到增產、減少病蟲害和雜草危害,還可以避免花生根系分泌物的自身中毒。我國花生主產區的主要輪作方式有:(1)小麥――花生――小麥――玉米――小麥――花生。(2)小麥――花生――小麥――棉花――小麥――花生。(3)油菜――花生――小麥――玉米――油菜――花生。(4)綠肥(冬閑)――春花生――小麥――花生――綠肥。(5)早稻――秋花生――小麥――早稻――晚稻。
2.加大前作施肥量花生能很好地利用前作施肥的殘效。
3.深耕一般達到25~30厘米,對原來土層薄、耕層淺的地塊,應逐年加深,同時大量施用土雜肥和化肥。4.種植綠肥在春耕花生區,利用冬閑地種植綠肥,既可以防風固沙,又可作花生底肥,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花生產量的有效措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