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袋栽香菇易發生污染,除了工藝技術復雜、生產技術水平較低、條件簡陋等原因外,還與原材料、菌種、塑料袋的優劣、生產和管理粗放、長期應用純化學藥品消毒防效單一、雜菌產生了抗藥性等方面有關。為了有效地解決污染難題:
一、培養基的配制培養基可以采用常規木屑、麩皮、棉子殼、玉米芯及農作物秸稈等培養基配方。料水比為1.0:(1.2~1.3)左右,特效防污劑0.4%~1.0%。拌料時應按防污劑的用量比保持同一用量或濃度,一次或分次溶于拌料的水中,充分溶解攪混均勻后施入拌均勻的干培養料中,用鐵锨反復使勁拍拌培養料,讓防污劑充分浸入培養料中,達到均勻后,即可裝袋。
二、裝袋、滅菌裝料應選用0.04毫米以上韌性強、薄厚均勻、不易脆裂、無破漏的優質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筒)。制種時應把料裝得松緊適度,栽培時適當把料裝緊實,裝至袋口6~10厘米左右按平料面,用塑料扎繩扎緊袋口或按常規方法封口后即可滅菌。一般溫度達100℃維持4~8小時(小袋4~5小時,大袋6~8小時)左右。如塑料袋較大裝料較多,可適當延長滅菌時間2~4小時。滅菌后取出培養料袋放入按種室降溫至25℃或冷卻后,用1.5%的防污劑對接種室均勻噴霧消毒(也可按常規方法消毒),20分鐘后即可進行接種。
三、接種、培養接種應選用抗逆性強、出菇和轉潮較快、生長周期較短、高產優質、無污染健壯菌種,以縮短生長期,減少病蟲危害。接種時,可采用一端或兩端接種等方式,晝把菌種挖取成塊狀,適當增加接種量,促進菌絲較快地生長,縮短發菌期,提高栽培產、質量。接種后移入培養室進行培養。培養應選用保溫、通風、降溫等條件較好的室內作培養室。使用前用防蟲、消毒劑進行處理后,將接種的培養料袋移入豎直或橫碼于室內的培養架上,溫度保持在20~25℃左右。培養10天左右應翻袋檢查成活及有無污染。如有未成活和污染的培養料袋應揀出培養室,并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挖去未成活和污染菌種,消毒后補接種)。在培養期間應做好保溫保濕、降溫、翻袋換位、消毒和防蟲等工作。當菌絲滿袋后再培養一段時間,菌絲體稍收縮變緊實,即可作菌種,或進行出菇管理。
四、小結本技術最適原種制栽培種及栽培袋,也可制母、原種,并適宜平菇、雞腿菇、白靈菇、榆黃菇等多種食用菌制種栽培應用。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適宜的自然溫度并與人工調控措施結合,用高中低溫型搭配或交替栽培,可形成周年化生產。在生產中只要掌握好料水比,充分拌勻料,選用優質塑料袋,按防污劑用量保持均一濃度,做好消毒預防等關鍵環節,一般無污染發生。如用1%的防污劑溶于拌料水中充分拌勻培養料,即可裝袋、接種、培養,免去常規來菌環節直接進行生料制種栽培。消毒、防治雜菌可按1.5%~2.0%的用量。使用防污劑時,應不低于最低用量,不需加入其它殺菌劑,如需增強防效只需適當增加用量即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