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一段時間以來,收到很多菇農來電,說是所種食用菌出現了發黃死亡現象,不知是何種原因,筆者經過調查,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供廣大菇農參考。
1、近期發生病害類型多為褐腐病、褐斑病、黃斑病等。
病原菌為疣孢霉、輪枝霉、異形葡枝霉等,這幾種病原菌生存能力很強,耐低溫,喜高濕,在10℃左右即可正常生長,是深秋到初春季節的常發病菌。
2、發病原因。
主要是低溫季節管理不當,在低溫季節菇棚內濕度有可能過大,噴水過度,菇體上附著游離水過多,吸水后不能蒸發,致使菇體新陳代謝減弱,造成各種病原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而引發子實體的各種病害;發病原因之二是前一段時間持續低溫天氣,造成菇棚內溫度過低,食用菌子實體長期處于不良的生活環境而導致發病;發病原因之三是有的食用菌品種出菇期處于3~4茬,菌袋內營養不良,現蕾后的子實體得不到充分的營養供應,而造成發黃死亡。
3、防治的辦法有如下幾種:
一是出菇棚要經常噴灑各類殺菌劑,如菌絕殺、細菌殺、蘑菇祛病王、克霉靈等,一般可一周噴灑一次;二是菇棚溫度過低時,噴水不能過多,濕度以能保證子實體正常生長為宜;三是盡量提高菇棚溫度,作為平菇來說,棚溫在白天以在15℃以上為好;四是正確了解各類品種的溫型及正常生長溫度,在管理上作到有的放矢,正確管理;五是應經常往菇體上噴灑各類抗病增產劑,可選擇菇豐一號、光大菌王、立信菌王、三維營養精、菇衛士、菇多生等;六是一旦發病,可噴灑細菌殺、菌絕殺、蘑菇祛病王、菇衛士、光大菌王、立信菌王等綜合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