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花鈴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關鍵時期,此期逐漸由以營養生長為主轉化為生殖生長為主,植株生長旺盛,日生長量大,是一生需肥、需水的高峰期,也是形成經濟產量的關鍵期,必須適時細管,做到因地制宜、因苗制宜,抓好病蟲防治、化控、整枝、中耕松土,同時合理科學配肥、及時適量灌水,使植株個體生長穩健、株型和田間群體結構合理、通風透氣、光照性能強,根系發達、葉色濃綠,達到七月穩、八月嫩、九月上旬不早衰,現蕾成鈴多、脫落少,力爭實現花鈴期“不徒長、不早衰、多結鈴、少爛鈴”的管理目標,確保豐產豐收。今年我市棉花播種出苗期降水適時、底墑充足,田間苗全、苗齊、苗勻,幼苗生長健壯、長勢較好,但六月下半月,現蕾期沒有形成有效降水,而且氣溫高,蒸發量大,干旱缺墑,對棉株生長不利。6月30日全市普降中雨,旱情緩解,有利于開花成鈴;ㄢ徠诠芾硪Y合墑情、植株長勢和地力狀況,促控結合,科學管理,預防高溫、干旱、秋澇及病蟲為害,爭取多結優質桃,增加鈴重,防止爛鈴、早衰和后期貪青晚熟。
一、科學重施花鈴肥;ㄢ徠谑敲藁ㄕ麄生育期需肥最多的時期。合理重施花鈴肥是高產的關鍵,做到施足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對于土壤肥力足、墑情好、棉株生長健壯的棉田,花鈴肥可在盛花期少量追肥或推遲追施,一般畝追施8-10公斤尿素和5-10kg硫酸鉀或氯化鉀;對于底肥不足、墑情差、棉株長勢弱的棉田,應早施、重施花鈴肥,以初花期追施為宜,一般每畝施用10-15公斤尿素+5-10kg硫酸鉀或氯化鉀;對于前期施肥過多、生長旺盛,日生長量超過3厘米的旺長棉田,花鈴期追肥應推遲到棉株坐住1-2個鈴時進行,并要適量減少氮肥施用量。打頂后,每畝再補施5-7公斤尿素做蓋頂肥。追肥以穴施或條施為主,施于地表10厘米以下,距棉株25-30厘米處。同時結合防治病蟲,噴施0.2%磷酸二氫鉀+1%尿素+0.2%硼砂混合液2-3次,以及時快速補充植株營養,調節植株內養分結構,減少花鈴脫落。7月上旬至8月上旬,應根據地力和棉株長勢,選用適宜的葉面肥,補充施好蓋頂肥,改善植株的營養狀況,延長綠葉功能期,防止早衰,增加鈴重,促進早熟;對長勢弱的棉田應噴1%的尿素;生長健壯和旺盛的田塊,宜噴0.2%磷酸二氫鉀溶液。
二、適時灌水,及時排澇。我市棉花花鈴期一般年份降雨較多,能夠滿足該期生長發育的水分需要,影響棉株正常生長,但年際間差異較大,有的年份可能降水過多,造成低洼田塊積水、漬水,間或長時間缺乏降雨,土壤墑情差,造成大量蕾鈴脫落,果枝伸展慢,影響產量。因此應根據天氣變化、土壤墑情、棉株長勢采取相應的灌水和排水措施。一般10-15天未降雨,土壤耕層相對含水量低于60%、中午葉片萎蔫下垂、葉片厚、小、葉色暗綠,果枝伸展緩慢時應抓緊灌水,灌水宜小水溝灌,避免大水漫灌;若遇降水量過大,應及時排水,防止因積水而導致土壤缺氧,引起根部病害和田間濕度過大引起花鈴脫落。
三、中耕、培土,防止倒伏。一般棉田中耕宜淺不宜深,行間中耕深度7-10厘米,株間深度5厘米。對有徒長趨勢的棉田,應適當深中耕以切斷部分側根,控制徒長;灌溉或降水后要適墑中耕松土,降低田間濕度,減少雜草滋生,防止爛桃。沙土、還沒有開花封行的棉田可深中耕,高培土;已開花封行的棉田不能再深中耕,以防傷根過多,影響棉株生長。結合中耕合理培土,增強植株抗倒力和通風透光性。一般培土高度13-16厘米,最終高度要低于第一果枝。培土時不能埋枝、傷枝、或碰掉花蕾,壟溝要平直,方便灌水和后期管理。
四、合理化控,抑制徒長。應根據降水情況和棉株長勢確定適宜的化控時間、藥劑用量、用藥次數,一般在主莖初花期日生長量2.5厘米、盛花期日生長3厘米時就要化控。生長旺盛、植株健壯的田塊要在初花期畝用縮節胺1.-1.5克(或助壯素5-10毫升)對水30公斤,盛花期畝用縮節胺2-3克或助壯素8-15ml對水40-50公斤均勻噴灑;長勢較差的田塊應推遲用藥或減少用藥量和用藥次數,一般畝用縮節胺2克或助壯素8ml左右,隨后根據生長情況決定是否再次化控。旺長棉田打頂5天后再畝用縮節胺4-5g重噴重控一次,抑制無效花蕾,集中養分,壯桃增重。注意在打頂前后5天不能化控,多雨適當多控,干旱適當少控。
五、精細整枝,減少養分消耗,增強通風透光性。堅持“以密定枝,以枝定時,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整枝原則,初花期應打掉下部3、4個果枝的生長點,7月15日前后打掉中部4、5果枝的生長點,8月上旬把上部果枝的頂尖全部打掉,也可待長勢好的棉田每株長夠13個果枝(果枝數因品種而不同)即可一次打群枝、主莖頂尖;長勢差的棉田打頂可適當推遲,但不能遲于立秋,以7月25-30日為宜。高水肥、低密度、棉株長勢強的棉田,要結合打頂隨時抹除贅芽。對于郁蔽的棉田,可由下向上分期打掉主莖老葉,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
六、及時揭膜,促進根系下伸。6月底或7月初結合澆水或下透雨后合墑揭膜,并隨即中耕松土、培土,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下伸,提高抗旱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早衰。土壤干旱缺墑時,不宜揭膜,避免一次揭膜不干凈,或揭膜傷根,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揭膜后,也可每畝用300-500公斤秸稈實施田間覆蓋,以降低土壤溫度,減少因揭膜、高溫而引起的水分蒸發,利于根部生長,同時還能達到秸稈還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的效果。
七、密切監測病蟲動態,及時做好防治。目前全市棉花品種以抗蟲棉為主,棉鈴蟲2、3代一般不需防治,4代根據情況防治。而棉花蚜蟲、盲蝽象、紅蜘蛛則成為防治的重點。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科學用藥的原則。防治時應根據害蟲種類對應選用兩種成分不同的藥劑混合噴霧,兼防兼治,幾種配方交替使用,同時不能隨意加大用藥量,防止害蟲很快產生抗藥性。噴藥時要噴細噴勻,使葉背面著藥,防止漏噴,影響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