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東省夏津縣白馬湖鎮馬堤村有308戶,1423人,耕地200公頃,2005年該村在縣蔬菜局的幫助下種植棉花西瓜間作100公頃,與凈面西瓜相比,每667平方米增收1000多元,同時輻射帶動了周邊多個村莊棉花西瓜間作的發展,全鎮棉花西瓜間作面積達到1000多公頃,共計增收1500萬元。筆者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出一套棉花西瓜間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1.選擇品種
西瓜選擇抗病京欣、黑魁瓜棉王、心樂牌新抗6號或金農家牌懶漢巨星等西瓜品種,這幾個品種早熟、耐低溫、抗病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棉花選用晉棉38、魯棉研22、冀棉668等抗蟲棉新品種,以減少農藥施用量。
2.栽培模式
采用“二?一”式種植,即兩行棉花一行西瓜。每1.5米為一種植帶,種2行棉花,大行距1.0米,小行距0.5米,株距0.22米,每667平方米留苗4000棵;大行內種一行西瓜,株距0.5米,棉瓜間距0.5米,每667平方米栽西瓜888棵。
3.栽培技術
3.1整地施肥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沙壤土或黏壤土栽培。同時應盡量避免在前作為瓜類蔬菜的田塊上種植,以減少病害的產生。播種前要進行深翻整地,結合整地,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硫酸鉀25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尿素25千克,耕后耙平作畦。
3.2適時播種3月初做畦播種西瓜,采用小拱棚、地膜雙層覆蓋,選籽粒飽滿的種子用60℃水浸泡半小時后加少量涼水,再浸泡24小時,取出稍晾,用紗布包好,放于火炕進行催芽,溫度為25~30℃,露白后即可播種,6月中下旬西瓜收獲;棉花4月中下旬播種,棉瓜共生期55~60天。在棉花播種前澆1次水,澆水量不要過大,以防降低地溫。當日平均氣溫回升到15℃左右時,可去掉西瓜的小拱棚。
3.3田間管理
3.3.1除草蓋膜前噴1次除草劑即可,噴后立即覆膜并壓嚴。
3.3.2放風4月上旬,瓜秧長出兩片真葉時,可選晴朗天氣,在每棵瓜秧的上部膜上開直徑0.02米的一小口,隨氣溫的升高可把口開得稍大,使膜內溫度不高于35℃,不低于25℃。瓜秧主莖有4~5片真葉時,使瓜秧蔓從放風口中露出來,并把放風口用土壓嚴。
3.3.3整枝施肥多采用雙蔓整枝,以提高通風透光條件。主蔓確定后及時摘心和去掉瘋杈,以防止營養生長與果實爭奪養分。苗期以氮肥為主,但不可過多,以防徒長;幼瓜膨大前可在距瓜根0.20米處追膨瓜肥,每667平方米穴施餅肥100千克和碳銨25千克,配合少量的磷鉀肥。在瓜膨大期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三元復合肥8~10千克,并根外噴灑1~2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能顯著提高果實品質,促進西瓜的膨大。
3.3.4壓蔓西瓜蔓伸長后容易亂爬,需按照一定方向把它壓住,使瓜蔓分布均勻防止互相遮光,或遭受風害。可從第7~9節起,每隔5節左右壓1次,共壓3~4次。方法是開一深0.10~0.15米的坑,把瓜蔓壓成“V”形,然后用土壓實。
3.3.5人工授粉因間作遮陰等影響西瓜坐瓜,必須采取人工輔助授粉。一般給第二或第三雌花授粉(因為如果讓第一雌花結瓜的話,此時瓜秧通常只有5片葉左右,養分制造不能滿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需要,所以瓜長不大;產量比第二三雌花結的瓜少1/3,得不償失;而在第四雌花以后留瓜,則為之過晚,容易造成瓜秧營養生長過盛,同時又延長了棉瓜共生期),西瓜上午5時許開花,6時盛開,人工授粉在7~8時進行。在授粉前后,對雌花和授過粉的雌花,要采取能維持一定時間的防雨措施。
3.3.6澆水全生育期一般澆水3~4次,一是作畦前或作畦后澆造墑水;二是從放風口淋澆一次水,但不可揭膜直接澆水;三是在盛瓜期結合追肥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采瓜前7天停止澆水,促進西瓜糖分轉化,提高甜度。
3.3.7瓜的曬、蓋和翻動瓜農的經驗是,“小時曬,熟時蓋”。西瓜果實小時需要曬是因為在果實未成熟前綠色的果皮中含有相當多的葉綠素,所制造的光合產物能供應果實發展的需要,促進糖分積累;西瓜果實快熟時需要蓋是因為果實快成熟時果皮中的葉綠素逐漸分解,不再制造光合產物,同時果實在烈日照射下容易引起日燒,所以應用葉遮蓋住果實;為了使果實全面受光,色澤一致,提高產量,于下午瓜柄水分減少不易折斷時,將瓜輕輕轉動,共進行2~3次。每次角度不要過大,使陰面見光即可。
3.3.8棉花西瓜共生期管理主要是棉花播種后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棉花全苗。
3.4防治病蟲害西瓜下種后在畦內撒些毒谷,防治地下害蟲。西瓜雙膜覆蓋栽培,炭疽病發生較重,可噴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防治,5月份坐瓜后,葉面噴農抗或武夷菌素100~150倍液,可有效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等。為害較重的害蟲是瓜蚜,可噴40%的氧化樂果乳油或50%的辟蚜霧乳油防治。用50%巴丹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天牛。瓜棉共生期病蟲害防治以防為主,需要給棉花打藥時,要嚴禁使用劇毒(呋喃丹、久效磷)、氣味大(如馬拉松)、高殘留的農藥。為減輕蚜蟲的為害和病毒病的發生,可采用銀灰色地膜覆蓋栽培。據試驗,覆蓋銀灰色地膜,病毒病發病率可減少52.4%,增產30%以上。
3.5適時收獲6月中下旬西瓜收獲后要及時拔西瓜蔓,中耕松土,破除板結,做好棉花的管理。6月下旬或7月上旬開花后灌頭水,結合灌頭水,每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銨5~8千克。7月下旬打頂尖(摘除1葉1心),8月下旬打群尖(把所有枝條的尖全部摘除),后期結合防治病蟲,葉面噴施葉面寶、磷酸二氫鉀2~3次。7月下旬或8月上旬灌2次水,全生育期灌2次水。6月下旬每667平方米用矮壯素2毫升或縮節胺3克,7月中旬每667平方米用矮壯素4毫升或縮節胺3克,花鈴期每667平方米用矮壯素6毫升或縮節胺4克,對水30千克葉面噴施。10月上旬選擇晴天中午,每667平方米用乙烯利150毫升,對水30千克全株噴灑,促使棉花早吐絮,增加霜前棉花產量。
4.產量效益
產量效益:西瓜平均單瓜重3千克左右,一般667平方米產2500多千克,0.60元/千克,收入1500元,除去種、肥、藥、膜、水等成本投入400多元,僅西瓜一項667平方米純收入1100元。667平方米產棉花250千克左右,產值1300元,扣除成本300元,棉花每667平方米純效益為1000元左右。兩項合計每667平方米棉花西瓜間作純效益2100元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