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大豆施施肥技術
1大豆對主要養分的需求
大豆在糧油作物中,經濟價值相對較高。大豆需氮雖多,但可通過根瘤固氮,一般可從大氣中獲取5-7.5Kg/畝,約為大豆需氮的40%-60%。每生產100Kg大豆,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N)1.8-10.1Kg,磷(P2O5)1.8-3.0Kg,鉀(K2O)2.9-3.0Kg。氮磷鉀三要素的需求比例為1:0.17-0.23:0.39-0.41。它所吸收的養分遠遠高于水稻、小麥和玉米。
2大豆的吸肥規律
大豆生長發育分為苗期、分枝期、開花期、結莢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130天.其吸肥規律為:
(1)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總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結莢期占28.3%,鼓豆期占24%。開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2)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長中期對磷的需要最多。(3)吸鉀率。開花前累計吸鉀量占43%,開花至鼓粒期占39.5%,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17.2%的鉀。由上可見,開花至鼓粒期既是大豆干物質累積的高峰期,又是吸收氮磷鉀養分的高峰期。
3大豆的施肥的技術要點
大豆的施肥體系一般由基肥、種肥和追肥組成。施肥的原則是既要保證大豆有足夠的營養,又要發揮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無論是在生長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應該過量,以免影響根瘤菌生長或引起倒伏。但另一方面,也必須糾正那種“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的錯誤概念。施肥要做到氮磷鉀肥大量元素和硼鉬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遲效、速效肥并用。提要如下:
3.1基肥施用有機肥是大豆增產的關鍵措施。
在輪作地上可在前茌糧食作物上施用有機肥料,而大豆則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結瘤固氮,提高大豆產量。在低肥力土壤上種植大豆可以加過磷酸鈣、氯化鉀各10Kg作基肥,對大豆增產有好處。
3.2種肥一般每畝用10Kg-15Kg過磷酸鈣或5Kg磷酸二銨作種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0.6Kg。
由于大豆是雙子葉作物,出苗時種子頂土困難,種肥最好施于種子下部或側面,切勿使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此外,我省淮北等地有用1%-2%鉬酸銨拌種的,效果也很好。
3.3追肥實踐證明,
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時,或根瘤活動弱時,適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長健壯,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氮肥用量一般以畝施尿素7.5-10Kg為宜。
另外花期用噴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或用每畝用2-4Kg過磷酸鈣水100Kg根外噴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顯增產作用;另據資料,花期噴施0.1%的硼砂、硫酸銅、硫酸錳水溶液可促進籽粒飽滿,增加大豆含油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