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品種的差異。以中晚熟品種發生較重,早中熟品種發生較輕。
2.生育期間的旱、澇災害是造成高秕率的關鍵因素。大豆花莢期降雨量以180毫米為最佳。在大豆花莢期,澇害比干旱危害更大,尤其是內澇災害,空秕率、倒伏率均高。另外,如果播種期干旱,就推遲播種,使出苗期延后,減少大豆生育期間能量的積累,也會造成大豆空秕粒。而后期如遇低溫,影響大豆灌漿速度,同樣會造成較高的空秕率。
3.土壤缺硼和鉬是形成高空秕率的另一主要原因。硼和鉬是大豆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與莢果形成關系密切。如土壤耕作層硼和鉬的含量低,種植大豆時不追肥,勢必增加大豆的空秕率。特別是重茬種植大豆,單株空秕率逐年增加。目前還存在施肥深度淺,種肥同床、同位,肥料利用率低等現象,影響大豆產量的提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