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吉育73號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中心于2005年育成的中早熟高油(脂肪含量22.46%)大豆新品種,適宜吉林省東部及中部部分地區、黑龍江以及內蒙古等部分地區種植。2005年1月經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選育經過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大豆中心于1997年以吉育58號為母本,公交9532-7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組合編號公交9757~330當年冬在海南培育F1代。1998~1999年在所內選擇F2、F3。2000年進行決選株系。2001年參加早熟組鑒定圃,2002~2003年參加早熟省區域試驗,2003年進行省生產試驗。2003年參加吉林省區域試驗抗病鑒定(人工接種)、抗蟲鑒定(由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2004年經農業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佳木斯)對其籽粒營養品質進行了化驗分析。
2特征特性
2.1植物學特性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22~125天,需≥10℃活動積溫2650℃。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90cm,主莖型,節間短,結莢均勻、莢密集,4粒莢多,莢熟呈褐色。紫花,尖葉,灰色絨毛。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黃色。百粒重20.0g。
2.2籽粒品質經農業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佳木斯)測定:脂肪含量22.46%,蛋白質含量39.30%。
2.3抗逆性2003年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吉林省抗病蟲指定單位)抗病蟲鑒定結果表明:吉育73號人工接種抗大豆花葉病毒病混合株系、抗大豆灰斑病;田間自然發生抗大豆花葉病、高抗大豆灰斑病、高抗褐斑病、高抗大豆霜霉病、高抗細菌性斑點病。
3產量表現
3.1吉林省大豆品種區域試驗2002~2003年參加吉林省早熟組區域試驗,2年共9點次平均產量2629.8kg/公頃,比對照品種(延農8號)增產8.2%。經吉林省區域試驗方差分析,與對照品種產量差異顯著。
3.2吉林省大豆品種生產試驗2003年參加吉林省早熟組生產試驗,1年共5點次平均產量2602.9kg/公頃,比對照品種(延農8號)增產7.4%。
4栽培要點
北方春大豆區一般在5月初至上旬播種,選擇地勢平坦,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塊種植。公頃播種量60kg,宜采用等距點播,株距8cm。種植密度一般每公頃保苗20萬~22萬株。播前每公頃施有機肥10000kg,播時每公頃施磷酸二銨100kg或適量復合肥。
5推廣應用前景
吉育73號是吉林省審定的高油大豆新品種中最好的品種之一,由于產量高、品質好、含油量高,是大豆加工企業最優質原料。自試種以來,該品種具有高產、抗病、稈強、廣適等特點,種植面積迅速擴大。作為高油大豆,在吉林省種植業結構調整、國家大豆振興計劃(東北區高油大豆示范)及吉林省大豆振興計劃(高油大豆示范)為主推品種,對大豆工程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推廣前景相當可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