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育經過
黑龍江省第六積溫帶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大豆生長,是黑龍江省和國家重要的大豆產區和商品豆出口基地。為了使該區大豆生產邁上一個新臺階,除了增加投入,改善生產條件外,選育推廣早熟、高產、優質并與生產條件相適應的大豆新品種是十分必要的。黑河農科所1996年以黑交92-1544,為母本、黑交94~1286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1996年(F1)南繁加代并淘汰偽雜種,1997年(F2)混選并南繁加代(F3),1998年(F4)~1999年(F5)按系譜法進行選擇,1999年決選出穩定品系,代號黑交99~1643。2000~2001年進行所內外產量鑒定,2002~2003年參加黑龍江省六積溫帶區試,2004年參加生產試驗,2005年2月經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為黑河37號大豆新品種。
2主要特征特性
2.1黑河37號大豆新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0cm左右,主莖結莢、節短、莢密,多三、四粒莢,上下著莢比較均勻;紫花、長葉、茸毛灰色;結莢部位較高,適于機械化栽培;籽實粒大圓黃、有光澤,病蟲粒率低,百粒重18g左右,外觀品質和商品性好;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分析,蛋白質含量41.45%,脂肪含量19.58%,總量為61.03%。
2.2極早熟。在黑龍江省第六積溫帶及相似生態區種植出苗至成熟103天左右,需≥10℃活動積溫1850℃左右。在黑龍江省南部一、二積溫帶生育日數僅90天左右,是黑龍江省南部、吉林、遼寧等地遲播救災和復種比較理想的品種。
2.3豐產性好。2000~2001年所內鑒定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128.6kg,比對照品種黑河13號增產23.9%。2002~2003年黑龍江省第六積溫帶區域試驗,平均每公頃產量為2022.33kg,比對照品種黑河13號增產23.55%。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2099.275kg,比對照品種黑河13號增產18.2%。高產栽培公頃產量可達2500kg以上。
2.4抗病性。自然條件下葉部病害極輕,接種鑒定抗灰斑病,菌核病極輕。
2.5抗逆性。黑河37號大豆前期生長快,根系發達,抗旱性較好,苗期抑制雜草能力強。
3栽培要點
3.1黑河37號大豆適宜在黑龍江省第六積溫帶及相似生態區種植;也可為黑龍江省遲播救災及吉林、遼寧、河北等地麥后復種提供種源。
3.2播種前種子要精選,5月中旬精量播種,公頃用種量65~70kg,用種衣劑拌種防治病蟲害。大豆采取壟三栽培模式,公頃保苗30萬株左右。
3.3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平衡施肥技術,做到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氮、磷、鉀與微量元素配合使用,分層分期施肥。一般條件下,公頃施磷酸二銨150kg左右,加鉀肥40~50kg,深施或分層施。
3.4加強田間管理。苗前應用化學除草劑如豆乙合劑等進行封閉滅草,苗后至大豆封壟前做到三鏟三趟,封壟后拔1次大草,適時收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