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區茶園生態環境優越,其產品質量上乘,但山區茶園常與林地、稻田相間種植,森林、糧食等植物蟲害危害頻繁,給茶園蟲害防治帶來了一定難度。近幾年來古丈縣廣大茶農推廣茶園5種綜合防治法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既節本、增效,又大大降低了農藥殘留量。
古丈縣系湖南省云霧綠茶主要產地之一,境內九山半水,山高林密霧重,素有江南“云霧茶鄉”美譽。全縣共有山區、林區茶園3000公頃,其產品已通過國家認證,產地已通過省級認定。在大力發展和生產無公害農產品過程中,他們規范茶葉生產程序,嚴格技術標準,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不斷創新茶園蟲害防治法,在大面積生產實踐中推廣使用5種綜合防治法效果明顯,且易于為廣大茶農所接受。
1.養雞捕蟲法。隨著農村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戶外養殖業發展迅速。戶外養雞可減少疫病傳染,還有效地節省成本,近幾年來古丈縣不少養雞大戶把居家圈養改為在茶園中建房放養。雞活動敏捷、食量大、捕食能力強,據調查,一只0.5kg雛雞平均1天可捕食成蟲、幼蟲200只以上。茶園蟲害多,樹體矮,園內蔭蔽,有利于雞群棲息和捕食,除粉虱、介殼蟲、紅黃蜘蛛等微小害蟲外,長年大發生的茶毛蟲、茶尺蠖、茶刺蛾、卷葉蛾、細蛾、谷蛾、茶狗子、金龜子、象甲、蝗蟲、盲蝽、網蝽等多種害蟲都是雞群的好餌料。生產實踐表明,放養雞群的茶園年可降低用藥量80%以上,可節省生產用工及雞飼料50%以上,每年每667平方米節省藥錢55元以上。雞捕食蟲害長勢快、肉質好、雞瘟、禽霍亂等傳染病極少發生。另外,雞還取食嫩草,雞糞可肥園,雞群頻繁活動還能減少雜草叢生,促進茶園株間通風透光,一舉幾得。
2.點燈誘殺法。“十畝茶園一盞燈,節省藥液干多斤”,這是茶農們的經驗總結。以往認為山區茶園分布廣、地塊散,遠近高低不一,點燈誘殺害蟲難被接受。近幾年推廣點燈誘殺蟲害,不僅節省了工日,茶樹防效也十分理想。據茶園調查,凡點燈地塊基本上不需用藥物防治,特別是對趨光性強的蛾類蟲害效果良好。點燈誘殺害蟲對植株、鮮葉、土壤沒有污染和農藥殘留,平均每667平方米茶園直接費用10~15元,比常規用藥物防治節省費用40元以上,茶園點燈誘殺具有省工省力又省心等多個優點。
3.多次修剪防蟲法。茶葉是以采收鮮嫩葉為對象的常綠作物,產量的高低取決于鮮嫩葉數量的多少,大多數害蟲只危害鮮葉,輕則減產,重則整株枯死。為減少對鮮葉的噴藥次數,促進鮮葉生長,在生產培管上改常規的1年1修剪為1年多次修剪,這樣既有利整形、增加采摘面積,又有利芽葉生長整齊一致,同時又剪除了上部病蟲枝葉。多次修剪應根據不同季節進行,春茶在萌動前1個月重修剪1次。夏茶是蟲害發生危害重要時期,分別在采摘前和結束后進行兩次修剪。秋茶在8月上旬修剪1次。通過修剪破壞了蟲害取食的葉片,同時又改善了茶園生態環境,從而控制和降低蟲害發生發展。
4.臺刈法。對一些樹體高大、園地蔭蔽、產量低、樹勢弱、病蟲多的老齡茶園,藥物防治效果差,對這類園地蟲害防治主要采取臺刈更新辦法,改善茶園生態環境,促進茶園生長。該縣大面積推廣老齡茶園臺刈法,不僅使園地更新,且有效地防治了蟲害。作法是在春茶采收結束后,蟲害大發生之前,將老齡茶園進行臺刈,結合中耕松土、培肥,促進秋后抽枝發葉,以后逐步培育樹冠。臺刈后園地通風透光,新發枝梗生長旺盛,蟲害大大減少。臺刈3年后定期修剪采摘,產量逐步恢復,使老園變新園。臺刈法是低產老齡園改造的有效措施,也是防治蟲害減少農藥殘留的良好辦法之一。
5.生物農藥防治法。對于分布在邊遠的零星茶園,森林蟲害較多,防治和管理較為困難。對此類園地蟲害防治主要采用生物農藥防治,改以往茶園施用高毒、高效、高殘留農藥為高效、低毒、低殘留生物農藥。使用濃度上盡量稀配藥液,時間上選準最佳防治時期,季節上選擇在采摘前20天以上。生物農藥藥效長,殘留期短,蟲害抗藥性弱,防治效果好于常規化學農藥。近兩年來該縣茶園生物農藥施用面積已占茶園總面積的70%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