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基本情況
墨米,壯話叫“候墨”。因其谷殼、米粒內外均為紫黑色而得名。此米成產于廣西東蘭縣,故又稱“東蘭墨米”。
東蘭墨米是東蘭縣高寒山區野生墨谷經農家長期選育而成的一屬珍稀稻種,已有400多年的種植史,為糧中之珍品,所含氨基酸達18種之多,而其中的8種又是人體所不可缺少的,尤以蘇氨酸、賴氨酸含量最高,粗蛋白、粗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及礦物營養元素均高于其它稻種。此外,墨米還含有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萬分,具有滋陰補脾、健曖肝、明目活血之菌效。除可作產婦和病弱者、老人的滋補食外,還可治療一般性的鐵打損傷、風濕病等,故又稱“藥米”。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古籍藥典詳有記載:“墨米有滋陰補腎,健脾溫肝,益氣補血,生津潤胃,活筋壯骨,利便止瀉,抗衰保顏等功效”。長期食用,有健體及延年益壽之功,因而古代宮廷把墨米列為首選貢米。該米釀成的墨米酒,濃郁純香,口感至極,是絕佳的貴賓宴酒。
東蘭墨米屬感光、中遲熟糯稻,全生育期135―138天,株高120―125厘米,葉寬厚長,分蘗中等谷粒紫色,米墨色,結實率65%左右,具有耐蔭、耐寒、耐瘠等特性,極適宜在高寒山區田洞栽培,單種一般畝產350公斤,與雜交稻混種一般畝產100公斤。經多年的生產栽培驗證,該品種米質性狀與產量比較穩定,是理想的優質稻種,目前種植規模為5000畝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