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栗,屬殼斗科植物,在東蘭種植有悠久的歷史。
東蘭板栗壽命長、產量高,產果期長達50年以上,甚至100年,被人們稱為一年種百年收、一代種多代收的“搖錢樹”。目前全縣約有1000多蔸百年以上的“壽星”板栗樹,至今仍果滿枝頭。1991年以來,經過科技人員的努力,東蘭縣又引進了全國有名的“九家種”板栗與本地板栗嫁接,培育了具有矮化、早熟、高產、果粒大、結果快等優勢的雜交板栗,目前全縣板栗東蘭油栗面積達20萬畝,掛果6萬畝,年產量700多萬公斤。2001年8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板栗之鄉”。
東蘭板栗以香栗為主,以其皮薄、色澤光亮,外形美觀,肉質細膩,香甜可口著稱,單果重15――19g,富含蛋白、糖、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與其他地方的板栗相比,具有高糖分、高淀粉、低脂肪、蛋白適中等特點。其蛋白質含量占9.98%,脂肪含量占2.88―3.75%、糖分含量占19%、淀粉含量占72.5%,比普通大米高7%,比小麥高5.6%,并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1、B2、C和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
東蘭板栗既可熟食,也可生食。熟食粉酥、香甜宜人,生食清甜香脆,被人們譽為果中珍品,其營養價值可與大米媲美,故又有“鐵桿莊稼”之美稱。
板栗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這樣的記載:板栗仁,“腎病者服之”。每日早、中、晚各食數粒,對老年腎虧、尿頻、腰腿乏力等頗為有效。北宋散文家蘇軾曾經患過軟腳病,久治不愈,后來遇到一位山翁,告訴他每早用鮮板栗10粒搗碎煮湯服,果然連服數日而愈。于是他高興地寫下:“老夫自添腰腳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的詩句。清代的慈禧太后也很喜歡食板栗,她要御膳房用上等板栗精細加工磨粉,再配上冰糖,蒸成栗子窩頭,供她每餐用。
近年來,國內外醫藥界研究發現,板栗還具有順氣補血、濕腸補腎、止坷潤肺、健脾益精等多種功能,故也稱“藥果”。產品遠銷中外各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