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百日草白星病
癥狀:葉上發病。初生暗褐色的小斑點,后成周邊暗褐色而中心灰白色、直徑2~4毫米的病斑。多在下部葉上發病,嚴重時葉卷枯。病斑表面有暗綠色霉狀物。
病原物CercosporazinniaeEllisetMartin為百日菊尾孢菌,屬真菌半知菌亞門。
傳染途徑以菌絲塊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也可在溫室栽培的病株上越冬,成為初侵染來源。病斑上的病菌也可通過風、雨、園藝操作來傳播。
百日草發病條件高溫高濕條件有利于病害發生。該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85%以上。但高溫干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也易發病。此外,缺肥、缺水,或大水漫灌,生長不良等都容易發病。
百日草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施足肥料,培育壯苗,防雨遮蔭,定植后適時澆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強棚室通風,降低濕度。及時清除病殘體。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然后立即噴藥防治,可用1:0.5:200倍的波爾多液加0.1%硫磺粉,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或50%代森銨800~1000倍。
百日草黑斑病
百日草黑斑病又稱褐斑病。在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被侵染植株的葉子變褐干枯,花瓣皺縮,影響觀賞。
癥狀:葉、莖、花均可遭受此病危害。葉片上最初出現黑褐色小斑點,不久擴大為現規則形狀的大斑,直徑為2毫米~10毫米,紅褐色。隨著斑點的擴大和增多,整個葉片變褐干枯。莖上發病從葉柄基部開始,縱向發展,成為黑褐色長條狀斑;ㄆ魇芎ΠY狀與葉片相似,不久花瓣皺縮干枯。幼苗期,莖的基部受害時,形成深褐色中心下陷的潰瘍斑,病斑逐漸包圍莖部,使小苗呈立枯病癥狀
病原:為真菌百日草鏈格孢AlternariazinniaePa-pe。
侵染途徑:此病菌在病葉、病莖等殘體上越冬。帶病的也可能成為初次侵染源。病菌借風雨傳播,在百日草整個生長過程中都可侵染。特別是在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發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選擇排良好的地段種植。栽植密度要適當。避免連作。種子播前要進行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侵種10分鐘)。秋后,病葉、病莖等集中銷毀,消滅來年的侵染源。從無病的健康母株上留種。
2、用50%代森鋅或代森錳鋅5000倍液或80%新萬生右濕粉劑600倍液噴霧。噴藥時,要特別注意葉背表面噴勻。
百日草花葉。–MV)
全國各地均有發生,常常引起植株矮小、退化,觀賞性下降。
癥狀:發病初期葉上片呈輕微的斑駁狀,以后成為深淺綠斑駁癥。新葉上癥狀更為明顯。
病原:引起百日草花葉病的病毒主要是黃瓜花葉病毒CMV。
傳染途徑:此病毒病可以由多種蚜蟲傳播,黃瓜花葉病毒的寄主范圍很廣,而且百日草生長季節又是蚜蟲活動期,蚜蟲與病害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
防治方法:滅蚜防病對百日草花葉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另外,也要注意田間的衛生管理,根除病株,清除CMV的其它寄主,以減少侵染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