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9-09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國內小麥市場素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市場價格多會在此段時間出現階段性走高。受托市收購及需求回暖支撐,今年9月份小麥市場價格有望延續穩中偏強態勢,但因供給充足局面難以實質性改變,麥價上行動力不足,市場階段性回暖行情或遜于上年同期。
8月份,受托市收購持續及市場需求回暖雙重刺激,小麥市場購銷形勢好轉,主產區新小麥收購價整體企穩并呈小幅回升態勢。監測顯示,8月1日國內普通小麥市場平均交易價格為2262元/噸,8月30日為2278元/噸,月內小幅回升16元/噸。
麥市穩中回暖價格小幅波動
8月份,主產區托市收購持續,小麥價格底部支撐依舊。與此同時,制粉企業陸續開展秋季備貨,整體開機率提升,消耗小麥庫存速度加快。在雙重利好影響下,主產區小麥價格穩中呈現小幅上行態勢。
當前,河北衡水容重780g/L、水分12.5%新普麥收購價1.165元/斤,山東德州容重790g/L、水分11.5%新普麥收購價1.15元/斤,河南安陽容重790g/L、水分11.5%新普麥收購價1.16元/斤,江蘇徐州容重750~770g/L、水分13.5%新普麥收購價1.12~1.13元/斤,安徽蚌埠容重770g/L、水分12.5%新普麥收購價1.13元/斤,部分地區月環比上漲0.005~0.015元/斤。
目前,主產區制粉企業新小麥進廠價格為2250~2320元/噸,較上年同期下跌140~190元/噸。優質小麥收購價:山東菏澤“濟南17”為2390元/噸,濰坊為237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為2360元/噸,新鄉為235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410元/噸,衡水為2390元/噸。
8月29日,華北地區優質小麥平均價2397元/噸,同比下降310元/噸;優普小麥價差為114元/噸,同比下降115元/噸。
收購快于上年托市收購放緩
盡管當前小麥收購量已大大超出去年同期,但階段性收購進程已較前期逐步放緩,尤其托市收購新增數量下滑趨勢明顯。
截至8月25日,河南省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為780多萬噸,較之前一周增加25萬噸左右。截至8月29日,安徽省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為480萬噸左右,較上周僅增加4萬噸左右。
據市場人士分析,近期南方麥區小麥流通量較前期減少,收購高峰已過,加之受到倉容限制,安徽、江蘇、河南南部托市收購已基本進入尾聲。河北、山東及河南北部托市收購雖然仍在持續,但由于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已經略高于最低收購價,托市收購進度也在逐步放緩,個別地區并不排除提前退出托市收購的可能。
終端銷售不暢粉企補庫謹慎
由于今年小麥產量、質量雙雙提升,市場有效供給能力增加,加之各主體對后市小麥行情看淡,制粉企業小麥收購較為謹慎。8月份以來,隨著市場需求回暖,開機率回升,小麥庫存消耗加快,企業采購有所增加,但主要以滿足下游訂單需求為主,做大小麥庫存的欲望仍然不高。
隨著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及大中專院校開學季到來,面粉走貨雖有好轉,但走貨的增加并沒有帶動面粉價格上漲。目前主產區面粉出廠價格基本維持在2980~3100元/噸區間,相比上月同期變化不大。
相反,由于近期面粉企業整體開機率回升,麩皮供應量增加。同時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持續,生豬存欄量下滑,市場需求不振,導致麩皮價格不斷回落。目前,主產區麩皮出廠價1080~12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120~160元/噸。
由于近期小麥價格穩中有漲,而麩皮價格持續下跌,粉企加工利潤下滑。監測顯示,8月28日,華北黃淮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148元/噸,較上月同期下降21元/噸。
市場認為,雖然加工企業開工率回升,但下游產品消費不旺,廠家小麥采購基本采取以銷定購的策略,均不愿意建立大量庫存。隨著夏糧集中收購進入尾聲,各地托市收購力度將進一步減弱,僅靠制粉企業采購支撐小麥價格上行或“獨木難支”。
市場余糧充裕往年“金九”難現
9月份是傳統意義上的面粉銷售旺季,隨著面粉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和中秋、國慶假期到來,制粉企業開工率將不斷提高,采購小麥積極性也隨之增加。9月份麥價有望繼續穩中偏強運行,但波動幅度有限。由于供給充足的市場格局難有實質性改變,小麥市場往年火爆的“金九”行情或難出現。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9年全國小麥產量13400萬噸,截至8月20日累計收購量為5897.4萬噸,收購量僅占到小麥產量的44.01%,仍有大量糧源滯留于流通領域,小麥余糧同比較為充裕。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新玉米即將陸續上市,部分貿易商銷售小麥積極性提高。由于市場對后市行情看淡,為給新季玉米收購騰倉騰資金,市場人士認為,9月份小麥市場有可能迎來新一輪上市高峰。
市場需求不僅不旺,而且顯得單一。受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制約,小麥、面粉市場“麥強面弱”的矛盾一直相當突出。
雖然9月份以后市場有望不斷回暖,但從往年經驗看,面粉總體行情仍將大體穩定,節日提振效應也難以給市場帶來大的價格波動,制粉企業在運營困難環境下做多小麥庫存欲望不高。
上年由于受災較重,部分地區小麥質量不佳,小麥用于飼料和工業消費增加。而今年新小麥質量普遍較好,大多可以達到國標二級以上水平,以當前小麥和玉米的比價關系,進入飼用及工業領域比較困難。
有機構預計,2019/2020年度小麥飼料消費為160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00萬噸,減幅13.3%;工業消費為920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80萬噸,減幅23.3%。
集中收購結束后,托市收購將會退出市場,而國家臨儲小麥拍賣也將重新恢復。
由于自8月5日開始,國家已降價銷售2013年進口小麥,市場普遍預計儲備時間較長的政策性庫存小麥銷售底價仍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一旦這些小麥也實施降價銷售,對市場的影響無疑利空。
相關標簽:小麥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