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23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吹起美豆大行情的“東風”已臨近
國中西部天氣進入天氣市,目前任何風吹草動都將成為助推因素。不過按照NOAA預計北半球秋季厄爾尼諾概率升高,而厄爾尼諾總體對作物單產有利,鑒于今年中東部海溫進展詭異,后期仍值得關注。鑒于美豆步入大的歷史底部區間,一波大行情的價格因素已經具備,只待天氣因素東風。本文簡要分析如下:
——美豆日圖底背離,后期震蕩向上可期
受美國中西部旱情抬頭與傳聞中方談判意愿等因素共振影響,近期美豆日圖觸底反彈,日圖三背離狀態,周圖仍價在線下,藍柱子依舊高的一批,月圖有望收縮量紡錘,雖然MACD還太低,但仍認為800-841大底部區間是底線,可謂是有底線的弱勢波動,隨著美中西部進入天氣炒作期,或者中美關系出現任何轉機,都將夯實底部好,讓人“高攀不起”。下圖為美豆日圖走勢一覽:
——天氣市成主導因素,后期作物進入關鍵期
天氣因素: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2018年7月15日的一周,美國全國土壤表層墑情短缺和非常短缺的比例38%,一周前30%,去年同期40%;亞層墑情短缺和非常短缺的比例為37%,一周前32%,去年同期36%。與此同時,作物優良率有所下降,大豆與玉米優良率分別下降2%和3%。現在還不足為意,主要關注后期墑情缺失是否持續。
國內供應方面:三季度我國大豆進口量保持在950萬噸、850萬噸與800萬噸左右的到港量。近月到港量仍較為充裕,只不過市場關注焦點轉移至四季度供應面,一方面二季度中美貿易戰開始后,市場停止購買或者轉運或洗船美豆,焦點轉移至巴西供應,不過一般來講,可選擇要素越少風險越高(比如四季度巴西并不是出口季,運輸問題,罷工問題等)。
美國中西部天氣進入天氣市,目前任何風吹草動都將成為助推因素。不過按照NOAA預計北半球秋季厄爾尼諾概率升高,而厄爾尼諾總體對作物單產有利,鑒于今年中東部海溫進展詭異,后期仍值得關注。鑒于美豆步入大的歷史底部區間,一波大行情的價格因素已經具備,只待天氣因素東風。
一、影響豆粕外圍方面 美豆利空豆粕
當前美豆利空國內豆粕期現貨市場。從美國農業部發布6月份全球農業產量報告顯示,2017/18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為1.19億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00萬噸或2%,比上年增加4%。接著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2018年6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為12.22億蒲式耳,打破了2007年創下的10.92億蒲式耳的最高紀錄,同時,截至6月24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73%,前一周為73%,去年同期為66%。導致美豆無論庫存回升,還是美豆生長情況良好,都對國內豆粕市場帶來了利空消息。而這利空消息一直持續到7月13日新一輪的USDA報告都并未結束。其中,美國農業部在月度供需報告中預估,2018/19年度美國大豆年末庫存為5.8億蒲式耳,高于上月預估的3.85億蒲式耳。
此外短時間內,中美貿易戰關稅影響難以體現。因為,美豆進口國內市場多在國內第四季度,加之第四季度國內大豆船期因中美貿易戰影響,需求減緩,致使原料價格上漲而提振國內豆粕現貨價格的利多因素仍未完全體現,致使外圍因素對國內豆粕而言仍是利空偏多。
二、豆粕需求端萎靡
1、豆粕需求萎靡不振。由于受到夏季季節性影響,國內養殖業的不景氣,也令國內市場對豆粕需求減緩;同時,隨著中美貿易戰出現緩和,美國大豆到港增加,國內港口大豆庫存回升,油廠集中開機生產,進而導致豆粕庫存壓力增加。雖然6月上旬,因油廠豆粕脹庫嚴重多停機消化庫存,導致豆粕庫存壓力減緩,但由于6月中旬以后,國內環保檢查“回頭看”開始,令國內飼料廠及養殖場開機不佳,國內豆粕市場需求疲軟,而油廠開機率依舊維持高位,國內豆粕持續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進而導致豆粕現貨價格難有利好支撐。
2、國內期貨連續下落。自中美貿易戰以后豆粕期貨不斷震蕩下行。首先,中美貿易戰的炒作周期過長。由于前期國內市場對中美貿易戰利好已經基本消化結束,致使當中美貿易戰開始后,國內市場反映較為淡定。其次,貿易戰對任何國家經濟而言都是利空,致使中美貿易戰的開始對豆粕期貨帶來的更多是經濟上的利空作用,導致國內豆粕期貨走低。最后,中美貿易戰開始后,國內豆粕期貨并沒有其他利好支撐。進入7月以來,無論國內經濟政策或期貨資金炒作都沒有明確指引豆粕期貨,導致豆粕期貨更多以國內豆粕基本面為指引。進而國內豆粕市場無論期貨還是現貨市場雙重利空作用下,很難擺脫厄運。
三、綜述
受技術性買盤提振,隔夜美豆繼續反彈;但是中美貿易爭端擔憂情緒依然存在,加上美豆豐產預期,令市場繼續承壓,美豆短期仍難逃弱勢。國內豆粕現貨庫存壓力仍存,行情上在經歷了昨天短暫的偏強上漲后,繼續上漲受阻,今日部分地區再次轉跌,幅度為10-20元/噸。目前看未來三個月國內大豆進口及到港量依然充足,市場交易心態謹慎,關于貿易戰后期情況究竟如何發展我們還不得而知,而面對當前的供應仍大于求的市場,豆粕終將“沉淪”。不過,對于10月份以后若中美貿易關系無緩解、且隨著后期進口大豆成本走高,豆粕行情隨成本上漲趨勢難改,除非中美貿易戰熄火。
相關標簽:豆粕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