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12-0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湖南省從11月29日啟動中晚稻托市收購預案,至此,已有6省啟動中晚稻托市收購。隨著各級地方儲備輪換陸續進入尾聲,后期托市收購或接續“發力”,中晚稻收購量或將進一步增加。
進入11月末,中晚稻市場各級儲備輪換收購基本結束,市場收購主體逐漸減少,整體購銷節奏略有放緩。目前,主產區中晚秈稻價格總體繼續持穩,粳稻價格小幅波動。截至目前,江南和華南大部分地區晚稻已收獲,后期新季中晚稻購銷和價格對托市的依賴將進一步提升。隨著新稻大量上市,大米市場供應寬松局面持續,需求端尚未有明顯好轉,米價仍以穩中趨弱為主。
收購進度略有放緩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消息,從11月29日開始在湖南省內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目前已經有6省啟動中晚稻托市收購。在新季中晚稻大量上市后,市場收購主力以各級地方儲備輪換收購為主、托市收購為輔。后期隨著各級地方儲備輪換陸續進入尾聲,市場收購主體逐漸減少,中晚稻收購進度略有放緩。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主產區中晚稻累計收購2802萬噸,同比減少162萬噸,減幅5.47%。分品種看,湖北、安徽等14個主產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1817萬噸,同比減少112萬噸,減幅5.81%;最近一期5日收購量為109萬噸,較前一期減少53萬噸,較收購高峰期下降約147萬噸。黑龍江等7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粳稻985萬噸,同比減少50萬噸,減幅4.83%;最近一期5日收購量為147萬噸,較前一期減少63萬噸。
進入11月末,各級地方儲備集中收購基本結束,后期托市收購或接續“發力”。秈稻主產區江西、粳稻主產區黑龍江等托市尚未啟動,預計后期這些主產省大概率會啟動托市收購,中晚稻總收購量或將進一步增加。
托市成為收購主力
目前,湖北、安徽、四川、河南和湖南等秈稻主產區已經啟動托市收購工作,托市收購逐步替代各級地方儲備輪換收購,成為市場收購的主力,受政策支撐,中晚秈稻價格整體持穩。
江西:本周稻米市場總體持穩,市場化收購較為活躍。早秈稻市場需求略轉好,價格小幅上漲。11月26日,南昌普通早秈稻收購價2400元/噸,較上周上漲100元/噸。贛州中晚秈稻收購價2580~2640元/噸,較上周上漲0~20元/噸;南昌2520元/噸,上漲20元/噸;鷹潭、景德鎮、九江、吉安2520元/噸,宜春2560元/噸,均持平。省內中晚稻價格堅挺,由于優質稻占比較多,多數地區價格穩定在托市價上方,僅少部分地區價格仍偏低,等待政策填補價格差距。
湖南:隨著各級地方儲備補庫結束,本周中晚秈稻收購主體減少,供需寬松形勢下,普通稻和“黃華占”等優質稻價格均出現穩中下跌趨勢。11月26日,益陽陳早稻出庫價2360元/噸,與上周持平;優質中晚秈稻“黃華占”收購價2540元/噸,下跌60元/噸。長沙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340元/噸,較上周下跌20元/噸;懷化2560元/噸,下跌40元/噸;常德2400元/噸,張家界2460~2500元/噸,衡陽2520元/噸,邵陽2580元/噸,均持平。從29日開始,省內托市收購正式啟動,預計后期受政策帶動,中晚稻價格將逐步止跌企穩,價格偏低地區的稻谷價格將逐步抬升。
湖北:在托市收購支撐下,當前省內中晚秈稻價格保持穩定,部分優質稻產區價格高于托市價,未啟動托市收購,收購進度慢于去年同期。11月26日,省內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基本處于托市價2520元/噸水平,與上周基本持平;優質稻“黃華占”收購價約2600元/噸,下跌60元/噸。當前中晚秈稻收購高峰期已過,各級地方儲備糧庫輪換補庫工作基本完成,米企基本處于以銷訂購、按需采購階段,購銷活躍度較前期略有下滑。終端大米市場上,大米消費持續偏弱,加上周邊省份低價大米沖擊,米價整體偏弱運行。
福建:目前省內大米市場走貨不暢,市場需求低迷而且疲軟,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較低,多以消化當前訂單、以銷定購、隨采隨銷為主,預計短期內大米價格上漲乏力,繼續以弱勢為主。11月26日,福州早秈米批發價3430元/噸,晚秈米批發價389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云南:本周省內軟米價格保持穩定,市場看跌心態明顯,成交量有所下滑。大米加工企業隨采隨用保證加工,謹慎囤糧。后期看,由于目前軟米進口指標的市場轉讓費用保持高位趨穩走勢,后期軟米價格或將繼續趨穩。11月26日,緬甸軟米邊貿口岸價4000元/噸,與上周持平。
廣東:中晚秈稻收購高峰期已過,本周市場處于上有壓力、下有支撐階段,整體穩定運行。11月26日,廣州早秈稻收購價2680元/噸,清遠新季中晚秈稻收購價2700元/噸、陳中晚秈稻出庫價204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目前,稻谷采購成交量大幅下降,成交價格下跌;銷售成交量也相對低迷,成交價格略漲。
粳稻由南向北倒流
目前粳稻市場僅有安徽和江蘇啟動托市收購,東北地區托市尚未啟動。受區域供需不平衡及價差影響,粳稻市場價格南低北高,出現粳稻由南向北倒流的情況。
安徽:隨著省內中晚稻上市量增加,托市收購對粳稻市場的提振作用比較明顯。11月26日,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基本保持在2520元/噸的托市價附近。安慶普通粳稻收購價2420元/噸,與上周持平;巢湖、馬鞍山2600元/噸,均上漲60元/噸;宣城2560元/噸,上漲20元/噸;廬江、銅陵2600元/噸,均持平。粳稻收購價逐步抬升,并向托市價靠攏。截至11月25日,全省累計收購新季中晚稻512萬噸,其中中晚秈稻467萬噸,粳稻45萬噸,收購進度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細分來看,國有企業收購量達234萬噸,最低收購價稻谷收購量達165萬噸。
江蘇:目前省內中晚稻市場供應比較充足,托市收購倉容雖然有限,但對市場價格的支撐作用逐漸明顯,中晚稻價格整體保持穩中有漲趨勢。雖然省內粳稻價格有所上漲,但由于南北粳稻價差依然比較明顯,逐步出現江蘇省內稻谷倒流到東北地區的現象,通過摻兌進入加工領域,進一步拉大江蘇米與東北米的價差。11月26日,常州普通粳稻收購價2640元/噸,揚州2600元/噸,徐州2500元/噸,南通24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泰州2520元/噸,上漲20元/噸;鎮江2600元/噸,上漲40元/噸;連云港2600元/噸,上漲100元/噸。大米市場供需寬松局面持續,米價繼續偏弱運行。
遼寧:本周省內粳稻糧源充足,大米加工企業收購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0%,收購主體也較去年有所減少,供大于求局面持續,原糧價格短期平穩運行。終端大米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提振,米價較前期有所下降。11月26日,營口粳稻收購價2760元/噸,沈陽2800元/噸,鞍山、鐵嶺2820元/噸,撫順290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丹東2740元/噸,上漲40元/噸。
吉林:本周省內粳稻價格繼續保持弱勢趨穩運行。受2018年產稻谷價格持續下跌、手中存糧農戶大幅虧損等因素影響,今年新稻上市后,農戶售糧積極性較高,短期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粳稻收購價格上漲受阻,持續偏弱走勢。11月26日,水分14.5%的超級稻收購價2740~2800元/噸,水分14.5%、出米率70%的普通雜交稻收購價2600~2660元/噸,超級稻小粒米出廠價4000~404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黑龍江:本周省內稻米價格持穩運行。新稻上市后,由于圓粒稻質量整體略差于上年,市場化收購對稻谷價格的支撐力度十分有限。目前托市啟動預期增強,加上省級稻谷儲備收購啟動,市場售糧情緒進一步緩解,購銷活躍度提升。11月26日,哈爾濱粳稻收購價2600元/噸,黑河2540元/噸,綏化2620元/噸,佳木斯262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
早稻拍賣持續低迷
早秈稻市場容量小,季節性購銷非常明顯。目前處于中晚稻市場周期內,早秈稻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支撐,需求始終難以好轉,陳早稻拍賣行情長期低位運行。
據統計,11月29日共計投放2014年至2018年產早稻59.26萬噸,實際成交4.01萬噸,成交率6.77%,成交均價1947元/噸。本次成交集中在2014年至2016年產早稻上,2017年至2018年產早稻已是第四次流拍。與上周相比,成交量增加0.09萬噸,成交均價略跌2元/噸。截至11月29日,2019年稻谷累計拍賣成交123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394萬噸,增幅46.79%。前期拍賣糧源出庫進度約九成。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消息,下周早稻拍賣繼續進行,共計投放2013年至2018年產早稻60萬噸,各年份早稻供應量與本周持平。短期新季中晚稻供應十分充足,稻米價格整體上行乏力。在基本面缺乏利好消息支撐下,早稻拍賣行情難以出現大的改觀,繼續維持低位偏弱運行格局。
相關標簽:湖南大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