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9-08-23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安徽省是國內秈稻的主產區,水稻主產區農戶仍以種植雜交秈稻為主。近年來,在比較效益的引導下,部分農戶縮秈擴粳趨勢明顯,但粳秈稻價格差距呈現縮減態勢。
來安縣大英鎮五茬村劉永兵今年種了2000畝秈稻和700多畝粳稻,與去年相比,秈稻面積縮減1000畝。他對記者說,2015—2017年,當地農戶雜交稻種植收益還是不錯的,但2018年,粳稻種植收益明顯高于雜交稻。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今年他相應的增加了粳稻種植面積。
“7月底8月初的高溫少雨天氣對在地雜交稻的生長造成一定影響,但對單粳稻和晚粳稻影響不大。 ”廬江縣農技推廣中心吳小文副主任向記者介紹,該縣單季粳稻種植面積約78萬畝,晚粳稻種植面積約40萬畝左右。該縣統計部門調查了解到,從最近幾年的粳稻種植情況看,粳稻種植面積呈現小幅擴大趨勢。安慶市種植業局總農藝師陳再高告訴記者,該市粳糯稻種植面積在110—120萬畝,其中單季粳稻和晚粳稻種植面積約60萬畝,其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桐城市、懷寧縣和安慶市宜秀區,約占到全市粳稻種植面積的80%。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水稻種植戶在品種選擇上呈現多樣化,南粳系列和粳糯稻等粳稻常規品種成為農戶的主要選擇,稻米品質不斷優化。
記者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了解到,8月5—11日,我省三等晚秈稻市場收購價125元/百斤,三等晚粳稻市場收購價128元/百斤;與今年年初相比,粳秈稻價差由7元/百斤縮減到3元/百斤;而在去年8月份,粳秈稻價差高達12元/百斤。
據吳小文分析,雖然近年來雜交稻品種基本上實現優質化,其市場收購價逐漸抬高到1.2—1.25元/斤,但與單季晚粳稻相比仍有 0.1—0.15元/斤的價格差距。劉永兵也告訴記者,在去年粳稻和雜交稻收購季節,南粳系列粳稻市場收購價格1.45元/斤,優質雜交稻市場收購價是1.2元/斤,兩者存在0.25元/斤的價格差距。
劉永兵分析,農戶如果種植粳稻,其每畝投入要比秈稻高出200元/畝,粳秈稻單產水平基本上都是1200—1300斤/畝。但由于優質粳稻市場銷售價格比優質秈稻高出0.2元/斤,粳稻每畝毛收入則比秈稻高出100元上下。
相關標簽:大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