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8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日報
“鄉村旅游讓農民脫了貧”(一帶一路中外媒體跨境采訪調研行)
本報記者 謝亞宏 張天培
陽光沙灘、椰林樹影,海南正在成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近年來,海南不斷探索發展,努力建設美麗海南。同時,海南充分發揮優勢,響應精準扶貧號召,走出了一條旅游與農業、扶貧相結合的特色鄉村旅游道路。這幾天,參與“一帶一路中外媒體跨境采訪調研行”的記者們深入體驗海南之美,親身感受旅游產業給當地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三道鎮什進村,村民大部分是黎族,此前主要靠種植水稻、檳榔獲得微薄的收入,是海南省的貧困村之一。習近平同志在2010年4月到什進村調研時指出,扶貧開發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整體推進的同時一定要突出重點,著力解決最困難戶的脫貧致富。
此后,什進村利用民族特色,依托周邊兩個5A級景區發展起鄉村旅游。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旅游開發,不僅免費住上了新居,還能獲得青苗補償、土地租金等收入,并實現就近就業。
來到什進村,記者們首先參觀了此前村民居住的茅草房。低矮的房門、簡陋的家具記錄著這里曾經的貧困。隨后,記者們來到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洋房,樓內的許多房間都是裝扮一新的臥室。當得知這是村民的家時,伊拉克辛巴達新聞社的艾穆維勒·巴哈·馬尼亞·什亞驚呼:“我還以為是當地的特色賓館。”講解員笑著告訴什亞,現在什進村開發出了“旅游+農業”“公司+農戶”的創新模式,許多城市家庭周末都會住進村民家體驗農村生活,品嘗當地美食。村民自家種植的熱帶水果和自釀米酒等能帶來不少收入。現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從8年前的2000多元人民幣增加到1.3萬余元。
格魯吉亞《多民族格魯吉亞報》總編輯米哈伊爾·艾季諾夫對所看到的一切稱贊不已:“格魯吉亞和中國一樣也是多民族國家,所以我們十分關心不同民族間的交流和少數民族的生活狀況問題。在海南,我感受到了多彩的文化,更看到了不同民族間的和諧相處。這里少數民族的生活越來越好。政府關心他們,想出很多辦法提高他們的收入。中國的扶貧行動惠及所有人民,我為中國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
保亭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是展示海南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進入園區,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用黎族問候語“波隆”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這里完整保留了當地傳統聚居村落,用豐富的資料和精彩的表演展示黎族和苗族同胞們的特色文化。在展示區,黎族大娘正在編織傳統織物黎錦。外國記者為她們精湛的手藝吸引,與她們合影留念,熱情交談。這些老人都來自當地農村貧困家庭,現在不僅由旅游區統一發放工資、從售賣黎錦中獲得收入,還定期由園區統一進行身體檢查。外國記者紛紛祝愿老人們健康長壽。
刀耕火種、黎族織錦、牧童放牛、擊鼓歌舞,檳榔谷內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檳榔·古韻》傳遞出的歡快節奏和視覺沖擊,讓阿聯酋中阿衛視記者胡達·哈利萊看得出了神:“這里的文化太吸引人了,表演也很精彩。”園區負責人告訴外國記者,檳榔谷去年游客達到168萬人次,創收1.31億元人民幣,還創造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此外,景區還挖掘了一大批少數民族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招募當地村民進行表演。這種方式不僅帶動經濟發展,也對傳統文化起到了傳承和保護的作用。
俄羅斯《真理報》政治評論員維克多·特魯什科夫感嘆道:“我曾擔心當地原住民的文化會受到現代化的沖擊,但今天親眼見證后,我打消了這個疑慮。這里不僅完整保留了當地傳統文化,還利用現代技術廣泛傳播,將其發揚光大。在這里我能感受傳統與現代交融之美。”
喜看稻菽千重浪。黃昏時分,記者們來到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飽滿金黃的稻穗壓彎了禾苗。美人蕉、紫荊花、九品香水蓮與金黃的稻田相映成趣。生態旅游如今成為海南特色旅游的金字招牌,來自埃及《消息報》的侯薩姆·埃伊德贊嘆道:“海南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鄉村旅游讓農民脫了貧。”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