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2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 呂珂昕
六月孟夏,山清海秀,風起帆揚,百年老城傳來鏗鏘回音。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山東青島召開,這是上合組織擴員后召開的首次峰會。
習近平主席在會上闡釋了上合組織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引起強烈共鳴。他從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的角度對上合組織發展進行全面設計,賦予“上海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更是綻放出新的時代之光,成為上合組織農業合作的遠航燈塔。
農業始終是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與中國一樣,上合組織大多數成員國都是以農立國,都存在農業發展落后于國內其他產業的問題,也都面臨著促進農業現代化和不斷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務,加強農業合作的意愿強烈。多年來,中國與上合組織各國在多雙邊合作機制下建立起長期、穩定、友好、互惠、互信的農業合作關系,取得積極進展。
高層頻繁互動,多雙邊機制完善活躍
在農業領域,中國與上合成員國農業高層頻繁互動,為促進中國與各相關國家農業合作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邊機制完善。2010年6月11日,在塔什干峰會上,各成員國就加強農業合作達成共識,共同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農業合作協定》,首次確立了上合組織農業部長會議機制。中國于2010年10月26日在北京成功舉辦首屆上合組織農業部長會議,開啟了上合組織成員國農業機制化合作歷程。
雙邊合作活躍。中國始終堅持雙邊與多邊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原則,在多邊框架下加強與各成員國的雙邊務實合作。對印度,雙方建立了中印農業合作委員會和中印農業合作工作組機制,確定了種質交換、作物育種、畜牧業、生物技術和節水灌溉等合作重點;對哈薩克斯坦,雙方務實開展農業科技、農業生產和投資經貿合作;對吉爾吉斯斯坦,共同確定了農業信息與政策交流、獸醫和動物檢疫、種質資源交換、農業技術示范、農產品貿易等重點合作領域;對巴基斯坦,緊密配合“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在雜交水稻、茶葉、玉米、油菜和棉花選育及農機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對俄羅斯,中俄雙方充分利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農業合作分委會、中俄漁業合作混合委員會等平臺,推動農業機制合作深入發展;對塔吉克斯坦,雙方建立了副部級的農業合作委員會機制,在農業技術示范、農業機械、漁業和人員培訓等領域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對烏茲別克斯坦,雙方簽署了政府間動植檢協定,在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框架下建立了中烏農業合作分委會,為雙邊農業合作打下堅實制度基礎。
農業科技交流密切,共謀區域發展未來
近年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新疆自治區農科院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中國科研機構和高校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農業科研機構和組織建立密切聯系,在農業科技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
在多邊機制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2017年成立“國際漁業研究中心中亞分中心”并召開“中亞漁業資源現狀與國際合作潛力”研討會,與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簽署《中亞漁業多邊科技合作意向書》,進一步加強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漁業科技合作。
在雙邊機制下,中國與各成員國廣泛開展聯合研究、學術交流、人員培養等合作。對哈薩克斯坦,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哈薩克斯坦賽富林農業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促進了中哈在農業科技全領域深入合作;對俄羅斯,中國農業科學院已與俄羅斯農科院建立了多個聯合實驗室,在種質資源、畜牧獸醫、草原生態等方面開展合作項目研究;對塔吉克斯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塔吉克斯坦農業大學重點就冷水魚養殖、塔吉克斯坦本地水產種質資源的研究與開發利用、科研人員能力建設等領域開展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對對印度、對吉爾吉斯斯坦、對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也都開展了有效的農業交流與合作。
此外,自2015年以來,中國農業農村部利用多渠道資金,為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辦39期技術培訓班,培訓各類農業管理和技術人員235人次,為上合成員國農業人力資源開發貢獻了積極力量。
農業經貿穩步前進,助推區域共贏互利
上合組織成員國農業發展各具優勢、互補性強,開展農業貿易投資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條件。
近年來,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農業投資貿易額穩定增長。2017年,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總額達到73.8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5.9%。其中中國向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出口農產品貿易額34.5億美元,中國自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口農產品貿易額39.3億美元。從品種上看,中國主要出口蔬菜、水果、水產品、畜產品等,主要進口水產品、植物油、棉麻絲、糧食制品等。
良好的貿易關系也為中國企業赴境外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在上合組織成員國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農業投資項目69個,2017年底投資存量103.6億元人民幣,項目涵蓋畜牧養殖、飼料加工、水產、農產品加工等領域。
2013年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時說:“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和5個觀察員國都位于古絲綢之路沿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我們有責任把絲綢之路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絲路精神”的倡議,進一步推動了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農業合作。就在上合峰會青島召開之時,在青島保稅港區剛啟用的國際保稅冷鏈食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國國際綠色冷鏈食品產業俄羅斯聯盟”宣告成立。自此,俄羅斯的優質特色冷鏈食品,將以俄羅斯當地最低的市場價格實現集中采購,快速到達中國消費者的餐桌。而以青島港為中樞,展示交易中心將搭建起水產、肉類等七大品類一站式供銷平臺,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上萬種優質冷鏈食品都被囊括其中。
17年前,黃埔江畔,伴隨著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農業合作徐徐啟航;17年來,在“上海精神”引領下,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20%以上的綜合性區域國際組織間,農業合作漸入佳境。而今,被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的“上海精神”必將為農業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上合組織農業合作必將掀開新的精彩篇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