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16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嚴格分類 源頭治理 管理嚴格
——瑞士農村的垃圾處理側記
作者:本報記者 何農
在瑞士農村,一名居民開車來分類公共垃圾箱前扔垃圾。本報駐日內瓦記者 何農攝/光明圖片
瑞士的城鎮化程度較高,城鄉差別不大。因此,瑞士農村的垃圾處理,相比城市的垃圾處理,除了垃圾本身的區別之外,在處理的方式方法上,沒有大的區別。城市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而農村還有一些生產垃圾。但這些生產垃圾,如葡萄酒農生產葡萄酒產生的垃圾、畜牧業主生產帶來的垃圾等,都有專門的機構和方式進行處理。
瑞士是垃圾分類回收、綜合處理、循環利用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瑞士的有關法律法規完備細致,詳細規定了垃圾處理各個環節的各種細節。各個州、城鎮在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保障、具體技術保障、財務保障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每個家庭、個人、企業、機構也高度重視垃圾處理。所有這些,保證了這個沒有出海口、除了水資源以外其他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好地解決了垃圾難題,贏得了青山綠水、花園國家的美名。
首先,嚴格分類是瑞士垃圾處理的最主要特征。
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有兩個垃圾處理的相關現象引人注意。其一,是居民開著車倒垃圾的情景很常見。這一方面是因為垃圾嚴格分類,具有不同垃圾桶(箱、罐)的垃圾站不是哪里都有,而是根據居民人數集中設置;另一方面,由于分類嚴格,每家也不是每天都有那么多垃圾需要倒,所以需要攢在一起,一次處理。其二,就是花錢請專業機構、專業人士來收垃圾的情況也很常見。據瑞士聯邦官方有關部門的規定,垃圾共分為8大類、103種。8大類分別是化學垃圾、醫用垃圾、金屬垃圾、礦物垃圾、建筑-機器-汽車及附加品垃圾、動植物垃圾、殘留物垃圾(如污水污泥)以及城鄉分類生活垃圾。與普通人生活關系最密切的是這最后一類生活垃圾、共16種,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回收處理要求和方式。
一般而言,在瑞士生活,以下幾類垃圾一定要區分處理:紙殼、紙板、報紙、雜志是一類,塑料制品(包括飲料瓶,有的還要按顏色區分)是一類,玻璃制品是一類,還有就是其他可回收垃圾。自去年開始,日內瓦政府要求居民把廚余垃圾單獨清理,使用專門購買的可回收垃圾袋,將菜葉、雞蛋殼、果核等集中起來,扔入專門的綠色垃圾箱。以上這幾種垃圾,一般在居民區或附近都能扔掉。至于電池等電子垃圾,一般要去集中處理的專門地點去扔。而大型的金屬垃圾(有些分別按金屬類別再細分,如鋼、鐵、錫等)、廢舊家具、家用電器、衣物等等,則一般需要請專人清理。在城市中較大的居民區,也有的設置專門地點,允許居民定期在指定地點扔上述垃圾。
其次,焚燒、填埋是城鄉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瑞士全國有28個垃圾焚燒廠。據聯邦有關數據,整體上城鄉垃圾的80%被焚燒,剩余的直接進入填埋場。近年來的趨勢是,禁止城鄉生活垃圾直接進入填埋場,而是從垃圾產生源頭開始治理,即減量、分類、收集、處置。只有完全沒有再利用價值的垃圾,才會被填埋。由于科學管理、嚴格管理,所以雖然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的變化,垃圾的總量在上升,但被焚燒垃圾量卻在減少,同時,垃圾的循環利用能力不斷提高。據有關數據,瑞士城鄉垃圾處理中,塑料瓶、易拉罐、紙、玻璃的回收率達70%左右。
第三,管理嚴格是保證垃圾分類、循環使用和科學處理能夠得到貫徹執行的根本保證。瑞士垃圾處理的方式方法需要的成本不低。一般來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花錢、省事的處理垃圾的方式一定是錯誤的。就是說所有的垃圾處理,一定要付出相應的財務成本、時間成本。如果亂扔垃圾,一旦被抓,后果嚴重。
在瑞士,垃圾有效處理、循環使用、保護環境的觀念深入人心,同時,政府也有相應的制度來保證方便程度。譬如,政府會在網站上公布“扔垃圾地圖”“扔垃圾指南”;為企業和個人進行培訓。官方或民間也有各種類似“垃圾零浪費協會”的機構,宣傳善待垃圾、幫助居民正確處理垃圾。同時,就像瑞士社會管理的很多方面一樣,不守紀律的結果可能是巨額罰款、也可能是被迫上課接受教育和參觀有關設施或展覽,嚴重的甚至要吃官司。有的州或城鎮,政府還會雇用專人擔任“垃圾警察”。他們甚至會從垃圾中尋找垃圾主人的信息,不管你是因為無心還是有意把垃圾扔錯了地方,或者沒有按規定購買專門的垃圾袋,一旦被抓住,麻煩就大了。
(本報駐日內瓦記者 何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