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鬼傘(Coprinus)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鬼傘科,鬼傘屬。常見的種有墨汁鬼傘[C.atramentarius(Bull.)Fr.]、光頭鬼傘[C.fuscesens(Schaeff.)Fr.]、毛頭鬼傘(雞腿蘑)[C.comatus(Muell.exFX.)Gray]、糞鬼傘(C.slerquitinusFr.)、長根鬼傘[C.micaceus(Bull.)Fr.]等。
1.形態特征鬼傘類在形態上的共同特征是菌蓋初呈彈頭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灰黃色,表面大多有鱗片毛。菌柄細長,中空。成熟后菌蓋展開,菌褶由白色變黑色,最后與菌蓋自溶成墨汁狀。孢子黑色,橢圓形,混在墨汁之中。
2.發病規律
(1)傳播途徑鬼傘常發生在馬、牛、羊糞肥及堆肥、發酵不良的料堆上,霉變或受潮的稻草、棉籽殼等原料上也常常有大量鬼傘孢子。由空氣和帶孢子的基質和覆蓋物傳播。已發生的鬼傘,開傘后迅速自溶,隨墨汁狀液體再次傳播。
(2)發生條件營養方面,培養料添加氮源過多,或發酵過度而產酸和釋放出過量的氨;喜高溫、高濕環境,大多發生在高溫炎熱的夏季和潮濕的基質上;酸性環境極易誘發鬼傘大量發生。
(3)生長特性鬼傘生長速度快、出現早、周期短。如長根鬼傘從子實體形成至開傘約7小時,從開傘到菌體自溶約8小時,從子實體形成至全部自溶只需24小時;孢子量多,繁殖力強,來勢兇猛。一朵毛頭鬼傘釋放的孢子在50億個以上,一旦發生易造成毀滅性災害。
3.為害癥狀鬼傘子實體出現前無明顯癥狀,待子實體長出料面后,可見到許多灰黑色小形傘菌,生長極快,朝生暮死,布滿整個床面。靈芝覆土栽培中可見到該菌發生,與靈芝爭奪水分和養料,引起減產或絕收。
4.防治方法
(1)選用干燥、新鮮、無霉變的原料,使用前暴曬2天。原料堆制發酵時,料溫需達70℃以上并及時翻堆。配料碳氮比和含水量需合理。
(2)覆蓋前土壤需加5%甲醛溶液密封熏蒸處理。
(3)一旦發生鬼傘應在其開傘前及時拔除燒毀或深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