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長習性
甘草,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草。為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狀莖入藥。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補脾益氣調和諸藥作用。甘草多生長于北溫帶地區,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區或河谷。土壤多為砂質土。土壤酸堿度以中性或微堿性為宜。喜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均適合種植甘草。
●甘草的田間管理
1.定苗播種行距為30厘米,則定苗時株距保持18.5厘米~20厘米即可。
2.灌水甘草在出苗前后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長。具體灌溉應視土壤類型和鹽堿度而定:砂性無鹽堿或微鹽堿土壤,播種后即可灌水;土壤黏重或鹽堿較重,應在播種前澆水,栽培甘草的關鍵是保苗,一般植株長成后不再澆水。
3.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當年進行,尤其在幼苗期要及時除草,從第二年起甘草根開始生長,雜草很難與其競爭,不再需要中耕除草。
4.施肥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以廄肥為好。播種當年可于早春追施磷肥,在冬季封凍前每畝可追施有機肥。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
5.病蟲害及其防治多雨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和銹病,干旱季節易發生紅蜘蛛,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1500倍液噴治。
●采收與加工
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刨斷或傷根皮,挖出后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頭、毛須、支杈,曬至半干,捆成小把,再曬至全干;也可在春季于甘草莖葉出土前采挖,但秋季采挖質量較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