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部分鄉鎮養豬場,發生以母豬產后高燒不退呼吸急促,產乳減少,肢體癱瘓為主的病理現象。針對這一癥候群在當地農村發生率高,導致仔豬成活率低的突出問題,獸醫監督分站門診根據飼養管理和臨床表現及病理學分析,總結出一套治療方案。
1發病誘因
1.1飼養管理粗放,未按營養規律增減飼料
在豬的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應依照不同的營養標準.供給不同飼料。而農村的大部分養殖戶為降低成本,在母豬妊娠期少加或不加母豬精料,而是大量使用營養價位較低的酒糟、谷糠、稻殼粉和少量的玉米來維持生命,蛋白能量不平衡,致使營養缺乏。在臨產前和產后,又集中大量飼喂能量飼料,結果導致母豬產后虛脫,血糖、血鈣不足,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該病的發生
1.2環境管理不當,通風不良
夏秋季節,農村防暑降溫工作不到位,豬舍內溫度高.又有在產中給水少和不通風怕豬“受風”的習慣,在高溫時產仔,會使母豬產生大量的熱不能散出。由于通風不良,造成豬舍內氨氣加重,空氣質量差,供氧不足,最易引起母豬產后疾病的發生
1.3缺乏預防性投藥
豬臨產前期,應按照疾病發生規律進行預防性投藥。一般豬產后最易發生產后不吃、發熱等病癥,適時的投藥可減少此類病的發生。
2臨床表現
發病前無異常表現,發病較快,主要集中在產后3-7天以內,突然高燒不退,呼吸急促,肌肉震顫,尿呈茶黃色,便秘,觸摸乳房部有炙熱的感覺。
3治療原則
調整營養,清熱解毒,改善飼養條件。可采取以下措施:
3.1迅速將豬轉移到蔭涼通風處。
3.2病豬耳尖和尾部放血,促進血液循環。
3.3用白酒涂擦乳房和無毛部進行體外物理降溫。
3.4先用500毫升生理鹽水加6支頭孢拉定,后用5%糖水400毫升加清溫敗毒針六支靜脈點滴。
3.510%維生素C肌肉注射,口服補液鹽自由飲水,連用三天。
通過二天治療,母豬恢復食欲,泌乳正常,仔豬無一例死亡。
4體會
4.1對可繁豬合理的營養管理是提高產后健康水平的關鍵一環。
4.2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提高母豬生產福利。
4.3母豬產后二天,采取只針保健計劃,使用高質量的土霉素注射液,每天一次,連用二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