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畜禽養(yǎng)殖 > 養(yǎng)豬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產后厭食。可用下述方法治療:
⑴受熱脫水引起產后厭食,可用碘化鉀1克、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一次靜注,1天1-2次,連用2天。⑵喂精料過多引起厭食,取人工鹽250克、紅糖250克、生姜細末100克,混合加水一次灌服,1天1劑,連用2次。⑶鈣、磷缺乏導致產后厭食。可用葡萄糖酸鈣片15-20片,一次灌服,1天2次,連用3天。或靜注10%葡萄糖酸鈣50-100毫升,1天一次,連用3-5天。⑷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產后厭食,可用抗生素治療。另外,要防止飼料突變,喂給一定量的青、粗飼料,加強運動。
二、產后熱。母豬產后1-3天,由于產房及接產清毒不嚴格引起高熱,稱為產后熱。臨床表現(xiàn)是體溫升高、喜臥、減食或不食,身體顫抖、呼吸加快、泌乳量減少、陰戶流出濃性分泌物。⑴輕癥:體溫在40.5℃左右,少食,精神尚可者,可用青霉素120萬單位和鏈霉素1.5克混合肌注,每天2次,連用2-3天。⑵重癥:體溫在41℃以上,精神沉郁,喜臥、不食、顫栗,用10-20%安那加注射液10毫升肌注;鹽酸四環(huán)素1-1.5克,溶于5%葡萄糖鹽水500毫升中1次靜注;腦垂體后葉素20-40單位肌注。上述三藥每天1-2次,連用2-3天。為預防本病的發(fā)生,產舍、用具及接產者應嚴格消毒,在產后的1-3天內密切觀察母豬的精神、食欲及體溫等變化情況。
三、產后缺乳。消瘦虛弱引起的缺乳:孕期飼養(yǎng)不當,以致在分娩前后乳房的膨脹程度很差,分娩后雖有部分初乳,但很快停止泌乳。可采取的措施:⑴將各種健康家畜的鮮胎衣,包括母豬產仔時自己的胎衣,用清水洗凈、煮爛,加入適量的飼料和食鹽,分3-5次飼喂。⑵取羊肉100克,煮熟后切碎,連湯1次喂母豬。可使無奶母豬1-2天后下奶,少乳母豬奶量大增。產后并發(fā)炎癥(子宮炎、陰道炎等)引起的缺乳:⑴飼喂適口性好的飼料,如麥麩鹽湯、牛皮菜、南瓜、海帶等,同時對母豬適當進行驅趕運動,促進胃腸蠕動。⑵注射抗生素,以消除各種炎癥。必要時用0.1%的高錳酸鉀液沖洗陰道和子宮。
四、產后癱瘓。母豬癱后應及時鋪墊褥草,勤翻身,以防發(fā)生褥瘡,具體可用以下方法治療:⑴用骨粉或蛋殼粉、蝦粉20-40克,拌飼料喂服,每天3次,連喂半個月。⑵用羊骨或其他新鮮獸骨砸碎熬湯喂服。⑶鹽酸士的寧2-6毫克1次肌肉注射。⑷維生素B10.2-0.5克、維生素B60.5-1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⑸用麥麩皮加醋拌勻,炒熱,敷于豬腰部,每天一次。⑹肌注安乃近10-20毫克,每天1次,連用數(shù)天。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