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丹麥在1907年首創了豬的測定站,對豬實行后裔測定制度,通過系統的后裔測定成功地培育了世界著名瘦肉型豬種――長白豬(Landrace),并對世界豬的遺傳改良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和廣泛而深刻的影響。20世紀30和40年代歐洲一些國家相繼仿效實行,隨后又擴展到北美。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實踐,特別是數量遺傳學理論及其理論指導下的選擇試驗的成就,以及活體測量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從60年代起歐洲和北美一些國家開始探索新的測定制度,試圖補充、修正或取代傳統的后裔測定制度,并且已取得了顯著進展。總的趨勢是由后裔測定向個體性能測定、同胞測定以及現場測定轉變,且向這些不同測定方法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就是丹麥也從1981年起改為后裔測定與個體性能相結合的制度。目前,所有國家都開展了現場測定。
按現代遺傳育種的觀點,可以認為沒有種豬測定便難以實現豬的遺傳改良。目前世界上大多數養豬發達國家都有相當容量的測定站,例如:只有43000平方千米國土的丹麥,擁有一個年測定容量為5000頭以上的中心測定站。
1985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種豬測定機構――中國武漢種豬測定中心,標志著我國種豬測定工作開始向正規方向發展,現在北京、廣東、四川等省市以及有許多大型種豬場都建有種豬測定站或相應的種豬測定設施,為我國種豬的遺傳改良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在一些育種場和研究機構也建立了測定豬舍,主要為本場核心群服務和進行選擇試驗與其他科學研究所用。在我國基本上實行的是個體性能測定與同胞測定相結合的測定方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