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豬場疾病的來源
平時我們常常強調豬場的疾病是來自貓、狗、鼠、蚊、蠅、人流、物流(車輛)及引種等因素,其實,母豬也是豬場疾病的另一個重要傳播者。
在生產SPF豬時,會發現仔豬在出生前就已感染了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鏈球菌、偽狂犬病毒、及藍耳病病毒等。當仔豬出生后仔豬每在母豬身邊呆3d,母豬就大概有2種病原微生物(包括各種寄生蟲蟲卵,如疥螨)傳播給仔豬,所以在歐美國家均想辦法提前斷奶,目的之一是減少母豬將疾病傳染給仔豬的機會。為此,現在很多國家提出“早期藥物斷奶”,用抗生素來提高仔豬的健康與安全,這是一種很經濟也很有效的辦法。
從下表可以看出斷奶日齡與疾病數量的關系,也可以為我們提供保護仔豬的健康的思路與方法。
表疾病與其相應的斷奶日齡
斷奶日齡(d)|豬鏈球菌|副嗜血桿菌|支原體|布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放線桿菌|病毒
<14|+|+|~|+|-|-|-
14~21***|+|+|-|±|±|±|+
>21|+|+|+|+|+|-|+
*斷奶時可用抗生素控制;**根據疫苗接種和疾病存在情況分離結果不一;***±為微生物可以從少量豬分離到,這對大批豬斷奶或飼養在應激環境中的仔豬十分重要。
2仔豬所受到的威脅
仔豬出生后,其生命的安全將受到可能被母豬壓死、踩死的威脅,還將受氣候環境的變化的威脅,如凍死、中暑。初生仔豬的健康安全主要依靠母源抗體的保護,而母源抗體的高低決定于母豬產前的營養水平、飼料質量、及產后是否有“三聯癥”――子宮炎、乳房炎、無乳或少乳癥。所以,在哺乳母豬料中應添加一種超廣譜、超高效的抗生素(如利高霉素)。母豬產后應想辦法有效預防產后“三聯癥”,以提高母豬的奶水質量和數量,母豬產后應肌注一種長效抗生素(如得米先),另外必須想辦法加快母豬產后“惡露”的排出(如肌注前列腺素,最好使用天然的前列腺素一律胎素)。
3仔豬為什么要做“三針保健”計劃
仔豬的健康取決于母源抗體的高低及仔豬的生活環境,初生仔豬的健康可為今后打下良好的飼養基礎,從而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
我們提倡初生仔豬“三針保健”計劃,即:“第1~3日齡”、“第7~10日齡”。在仔豬斷奶時各肌注一針長效抗生素。其理論依據有下列“母源抗體”在仔豬體內的變化曲線而決定的。
眾所周知,初乳中有母源抗體,其可以保護仔豬的健康,從上圖可以看出母源抗體應在3日齡才能達到保護線的高度。前面已談到,仔豬在出生時就已感染了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等。所以,建議1~3日齡就應肌注一種長效抗生素,這樣就可預防1~2日齡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紅痢,也可預防因母豬食用了霉菌毒素含量超標的玉米或飼料使母豬體內的各種抗體水平下降,從而通過初乳給仔豬的母源抗體也相應減少,繼而縮短了保護仔豬的時間及降低了保護力,這樣可能誘發仔豬早發性大腸桿菌病。
第7~10日齡肌注第2針長效抗生素也是相當重要的。盡管7日齡仔豬體內的母源抗體達到峰值,但接著就開始下降,至14日齡時下降到保護線以下的水平,即:14日齡被動免疫(母源抗體)將失去保護作用。但更應考慮到健康程度差的母豬,可能在5~7日齡時仔豬所獲得的母源抗體就已下降到保護線以下。
仔豬在14~35日齡期間,無論是被動免疫還是主動免疫均在保護線以下,而斷奶一般在21~28日齡,這樣因斷奶應激而加劇了對仔豬健康的威脅。所以,斷奶當天應肌注1針長效抗生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