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機體識別和清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質,從而保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的生理學反應。免疫是高等動物識別和清除異物的全過程,機體通過對非己物質的識別,激發免疫應答從而建立起針對該特定抗原的特異性免疫。免疫是后天獲得的、特異性的,先天的、非特異性炎癥吞噬反映和防御屏障統稱為非特異性防御。
2.仔豬的免疫特點
仔豬的免疫系統由具有免疫作用的細胞及其相關組織和器官組成,是產生主動免疫力的物質基礎,它包括中樞和外周免疫器官。仔豬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是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細胞,它們占血液淋巴細胞的50%(Sandborg和Smolen,1988)。仔豬在出生時已有嗜中性粒細胞并在最初幾周內數目會迅速增加,但其趨化反應性卻較低(Stokes等,1992)。白細胞表型和功能變化最大是在出生后的第7天。
新生仔豬白細胞亞群不同于成年豬,Hoskinson等(1990)認為,盡管仔豬一出生就有嗜中性白細胞,但開始時的功能和表型不同于成年豬,未能有效地發揮作用是由于新生的仔豬免疫系統發育還未成熟的結果,與其他因素的抑制作用,例如可的松、前列腺素等的影響無關。另一種可能性是剛出生時相對缺乏對分裂原刺激反應是由于仔豬的T淋巴細胞被抑制。仔豬在出生后前幾周所存在的嗜中性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不明顯(Hoskinson等,1990),即使它具有吞噬能力,但此能力也低于成年豬的嗜中性粒白細胞。
巨嗜細胞是一種大型的吞噬白細胞,它也是在骨髓中產生和分化的,然后通過血液循環分散于全身各個部分(Carrasco等,1995),它是防衛和組織修補的重要介質,通過分泌幾種細胞激動劑和抗原的存在,成為免疫反應調節的關鍵。仔豬肺部至少有三種巨嗜細胞,初生仔豬肺部含有很少的巨嗜細胞,但幾天以后,大量的巨嗜細胞出現,2周齡時達到成年豬的水平(Rothlein等,1981)。
同樣,剛出生仔豬血液內分化成熟的巨嗜細胞很少,但3~7日齡時開始出現分化成熟。剛出生仔豬的自然殺手細胞是沒有活性的,需要2~3周時間才能發育成熟(Blecha等,1998),豬的自然殺手細胞的另一個特殊的地方是分析測定活性的時間很長,豬的自然殺手細胞與靶細胞孵育的時間則需要16~20h人的自然殺手細胞孵育時間才能測定(Cepica和Derbyshire,1984)。仔豬剛出生時雖然已經有了這些免疫細胞,但開始時,它們并不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只有分化成熟以后才具有這種能力。仔豬的非特異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建立,至少應在7~14日齡后才能完成。
3.仔豬免疫抑制
由于免疫抑制現象而導致了仔豬疾病日益復雜且難以控制凈化,一直是規模化養豬場的心病。我們在生產中比較重視體液免疫,在很多方面忽略了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的作用在于對抗原發生沉淀、凝集,形成復合物以便作細胞免疫處理。體液免疫的發生同樣需要經巨噬細胞處理的有效抗原,激活T淋巴細胞,由T細胞再激活B淋巴細胞,才能產生抗體。細胞免疫的作用在于它能進一步處理被抗體作用過的抗原,終而清除;另一方面,它能產生一系列的組織細胞的效應,溶解細胞,清除病原。細胞免疫發生的首要條件是抗原被巨噬細胞吞噬,經該細胞處理過的抗原可激活T淋巴細胞,方可產生后面的一系列的組織細胞效應。無疑,巨噬細胞與淋巴細胞是這兩種免疫的關鍵細胞,它們無論是數量上減少還是功能上受損,都直接影響免疫功能。所以我們在了解豬體免疫狀態時不僅要了解體液免疫,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了解細胞免疫。由于仔豬的肺部組織含有大量的巨噬細胞,因而肺部組織是影響免疫的關鍵性因素之之一。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往往關注體液免疫,較少重視細胞免疫。例如,在發生疫病傳染時,習慣只用各種方法測抗體,如凝集試驗、補反、ELISA等等。認為抗體上來了就不會發生該病,殊不知在抗體水平合格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發生潛伏感染,如偽狂犬病病毒(PRV)、豬瘟病毒(CSFV)的疫苗毒株感染;豬巨細胞病毒(PCMV)可在高水平循環抗體存在下排毒。
由于仔豬的自身生理狀況,其免疫系統尚不健全。在感染了豬肺炎支原體(MH)、偽狂犬病病毒(PRV)、豬圓環病毒(PCV)、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豬細小病毒(PPV)等病原微生物的情況下,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免疫抑制。因此對這些疾病的免疫應當引起規;B豬場獸醫的重視。
豬肺炎支原體(MH):改變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并出現免疫抑制。
偽狂犬病病毒(PRV):可在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內復制,并損害其吞噬功能;同其它皰疹病毒一樣,豬偽狂犬病病毒(PRV)的潛伏感染率很高,病毒久存于扁桃體與神經節中;疫苗接種后可防止母豬發生繁殖障礙,但不能防止接種豬被隱性感染。
豬圓環病毒Ⅱ(PCVⅡ):該病毒在巨噬細胞介導下,分裂素誘導下,明顯抑制淋巴細胞的增生,從而干擾正常免疫功能;豬圓環病毒Ⅱ(PCVⅡ)還可誘導B淋巴細胞凋亡,造成體液免疫無應答。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該病毒可在單核細胞系與巨噬細胞系細胞內復制,抗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抗體能促進巨噬細胞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的吞噬作用,從而導致該病毒的復制增強;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還可引發無癥狀持續感染,且無抗體產生。
豬細小病毒(PPV):在肺泡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復制,并損害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淋巴細胞的母細胞化能力。
影響仔豬免疫的因素有很多,病原微生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藥物、飼料中的毒素、疫苗應用、生產管理等方面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仔豬的免疫。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只有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些因素對仔豬免疫的影響,以及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我們才能掌握好對仔豬生產管理的“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