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Paratuberculosis)副結核病也稱副結核性腸炎,主要是牛、羊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主要癥狀為頑固性腹瀉和漸進性消瘦,病理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腸炎。
[病原]副結核分支桿菌(M.paratuber-culosis)為革蘭氏陽性短桿菌,大小為O.5-1.5μm,抗酸染色陽性。在組織和糞便中多成團、成叢排列。本菌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泥土、糞便、溝水中能存活數月,但對熱較敏感,60℃30min、80℃1-5min可被殺死。對消毒藥的抵抗力和結核桿菌相似。
[流行病學]牛、羊、駱駝、鹿對本病均可感受,乳牛尤其犢牛最易感。但因潛伏期長,多在2-5歲才出現癥狀,特別當牛懷孕、分娩或泌乳時易出現癥狀。病原菌可隨病牛糞便、乳汁和尿液大量排出,因此病牛(包括無癥狀的病牛)是最重要的傳染源。本病常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子宮感染胎兒。飼養管理不良、機體抵抗力下降可促進本病的發生、發展。
[發病機理]副結核桿菌進入機體后,到達小腸后段和盲腸、結腸生長繁殖,因為這里腸液分泌較少,黏液分泌較多,酶含量少,理化環境較單純,適合于本菌的生存。本菌不產生強大的毒素,故不引起腸黏膜的中毒性壞死和明顯的敗血癥,而僅在局部腸黏膜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癥。在固有層甚至黏膜下層有大量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上皮樣細胞增生,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和肥大細胞也增多,膠原纖維發生變性。增生的淋巴細胞以T細胞為主,機體首先產生細胞免疫,以后體液免疫逐漸增高。因此這種慢性腸炎是以細胞免疫為主的IV型變態反應。在嚴重病例,黏膜固有層、黏膜下層都充滿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所屬淋巴管和淋巴結也會明顯受害。腸絨毛的損害,腸腺的萎縮,淋巴管與血管的受壓,以及黏膜上皮的變性、壞死,可使腸的吸收、分泌、蠕動等功能障礙,從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和慢性消瘦。
[癥狀]病初癥狀不明顯,以后由間歇性腹瀉變為持續性頑固腹瀉。糞便稀,惡臭,混有氣泡和黏液,偶見血絲。早期精神、食欲、泌乳無明顯改變,以后食欲減退,精神不佳,泌乳減少或停止。逐漸消瘦,體力不支,經常臥地。被毛粗亂,下頜及肉垂水腫。但體溫常無變化。如腹瀉不止,約經3-4個月死亡。
[病理變化]眼觀,除有腹瀉和慢性營養不良所致的一些變化外,主要病變位于腸道和腸系膜淋巴結。空腸后段、回腸變粗,質地似食管。腸腔狹窄,內容物很少,呈白糊狀。黏膜增厚數倍甚至10倍以上,增厚的腸黏膜形成皺襞,外觀似腦回,柔軟,表面較光滑,色灰白或灰紅,間有出血點。盲腸與結腸近袢也可見上述變化。回盲瓣黏膜腫脹,瓣口緊縮,呈球形,發亮。病變部腸漿膜和腸系膜的淋巴管擴張,呈彎曲的線繩狀,從切面流出灰白色渾濁的液體。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色灰白或灰紅,濕潤,均質,呈髓樣變,有時僅皮質局部呈灰白色。
組織上,腸黏膜固有層和黏膜下層有程度不等的上皮樣細胞、巨細胞和淋巴細胞增生。在小腸,病變輕微時固有層有較多淋巴細胞和一些巨噬細胞或上皮樣細胞散布,黏膜下層變化不明顯。病變嚴重時,固有層和黏膜肌層下面都有大量上皮樣細胞以及巨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絨毛變粗、變形,上皮大量脫落。腸腺萎縮甚至消失。抗酸染色時,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漿中可顯示叢狀或成團的副結核桿菌。盲腸與結腸的變化基本同小腸,但多不如小腸的明顯。病變輕微時固有層只有較多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或上皮樣細胞很少。病變嚴重時固有層有較多上皮樣細胞,但黏膜下層的細胞增生比小腸的明顯,上皮樣細胞密集成厚層,緊靠于黏膜肌層之下。在淋巴結,淋巴竇尤其皮質竇內有密集的上皮樣細胞,并夾雜多核巨細胞。嚴重病例的淋巴組織幾乎被上皮樣細胞所取代,淋巴小結萎縮或消失。上皮樣細胞漿中也有多量病原菌。
[診斷]根據典型癥狀可以懷疑本病,但要確診必須進行細菌和病理檢查。對癥狀不明顯的家畜即隱性型病畜,可應用變態反應、補體結合反應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進行診斷。
[防治]病至后期,藥物治療難以奏效;早期可試用抗菌、消炎、止瀉藥,如內服磺胺二甲喀啶片40g/次,2次/日,連用5d,首次量加倍;或內服吱喃唑酮2g與次硝酸鉍15g/次,2次/日,連用5-7d。
關于本病的人工免疫,尚無良好方法。如有條件,可給新生犢牛肉垂皮下注射副結核菌弱毒菌的滅活苗1.5ml,免疫期4年。該病的預防重點應放在嚴格檢疫、淘汰病牛和消毒用具、環境等綜合性預防措施上。消毒藥液較常用20%石灰乳、20%漂白粉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