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筆者曾在青海省同仁縣隆務地區先后受治了7匹馬騾寄生牛皮蠅、紋皮蠅三期幼蟲的病倒。試用目前生產的兼殺內外寄生蟲新藥阿維菌素和伊維菌素治療,效果確定。
牛皮蠅的專性宿主是黃牛、犏牛和牦牛,偶而也感染于馬屬動物及人類。馬屬動物感染皮蠅幼蟲雖然為數不多,但三期幼蟲在6~8月份炎熱季節表現明顯。而馬匹蠅蛆主要有牛皮蠅、紋皮蠅和馬胃蠅混合侵襲。
癥狀由于馬匹本能的敏感性較強,三期皮蠅幼蟲在其背部皮下進一步發育,而且活動力加大,使馬匹表現出騷動不安、甩尾搖頭、啃咬腰背、不肯專心吃草,消瘦,并有強烈的發癢感。觸摸檢查時,在脊椎兩側的肩胛至腰椎附近皮下住留有多處拇指或無名指大小的蟲瘤隆起物。
蠅蛆鑒定牛皮蠅蛆三期幼蟲呈棕褐色,柱狀,長26~27mm,背面較平而腹面稍隆起,體分11節,最后兩節腹面無刺,氣孔板中心鈕孔處凹陷,呈漏斗狀。紋皮蠅三期幼蟲呈淡褐色、柱狀,體長23mm,腹面具有節緣刺和后緣刺,最后一節的腹面無刺,氣門板淺平。
治療先后試用阿維菌素片、雙威片、伊維菌素片驅殺內外寄生蟲(線蟲、螨、虱、蜱、蠅蛆等)。這幾種藥具有高效、廣譜、低毒的特點。投藥劑量根據估算體重和藥品說明要求,按每公斤體重0.3mg計算給藥,間隔7天再投藥第2次(同前劑量)。投藥的第2天,戶主來訴有兩馬一騾隨糞排出了19條馬胃蠅幼蟲,可見藥物在起作用,同時也證實了牛皮蠅和馬胃蠅混合感染以及消瘦貧血的原因。第3、4天起,馬匹因發癢感啃食背部的現象減輕。間隔7天二次投藥時觸摸檢查,蟲瘤隆起物已經變軟變小。第10~12天再次觸摸時原有蟲瘤已消退吸收,只留痕跡,隨后癥狀減退而告愈。
建議每年的3~4月和10~11月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進行兩次投藥,可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預防成蠅產卵應在每年的6~8月份,選用有效藥液,間隔10天左右噴灑于馬匹的四肢及腹下等成蠅產卵部位,殺滅或預防產卵。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