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蛇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動物。捕食野生蛇類已為國家法律所不容,而市場肉蛇的需求量卻大得驚人,就廣東市場而言,每年需求量保守估計已達7500噸,在野生蛇資源嚴重不足且為法律規定所不容的情況下,蛇的具大的市場真空已經形成,而為滿足市場需求,加快工廠化養蛇的推廣進度,無疑有深遠的社會經濟意義。據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的經驗表明,一條眼鏡蛇以工廠養殖法在14個月出欄,體重可達2.5斤,按80元/斤的市價出售,可賣200元錢,而成本卻不足50元,每條蛇純利可達150元,以此為例,自繁自養10萬條眼鏡蛇,即可獲利1000多萬元。因此,人工養蛇投資回報率極高。
一、人工孵化
蛇蛋的人工孵化,是實現工廠化養殖的前提。傳統的模仿野外生態環境飼養的人工養蛇場,因無法實現蛇類的自繁自養,所以只能依靠從野外捕捉回來的種蛇進行交配、繁殖。野生蛇類的生育基本是“自生自滅”,絕無“優生意識”,要使其“優生”,唯一辦法就是進行蛇蛋的人工孵化。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經過多年實驗,獨自設計了一套孵化器,采用溫濕控技術,控制溫度濕度,將孵化器的溫度與濕度控制在核定的范圍內,人工孵化蛇蛋,成功率高達95.7%,是國內的最高水平。
二、全價營養飼料
解決蛇的飼料問題,是實現工廠化養殖的關鍵。國內外對于人工養殖蛇類的營養及飼料,研究不多,沒有制訂出蛇的飼養標準,也沒有研制出蛇的混合飼料。按傳統的養殖方法,以青蛙、鱔魚等活性動物養蛇,成本太高。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針對蛇類嗅覺靈敏的特點,反復篩選,終于以一種有特殊氣味的材料,配以其它動植物蛋白質飼料、礦物質、維生素等,成功研制出適合蛇類口味的全價營養飼料,并根據蛇的不同發育時期,配制成幼蛇型、發育型、成蛇型、種蛇型等4種蛇的合成飼料,徹底改變了蛇食活性小動物的食性。該系列飼料適口感強,原料成本低,從根本上解決了蛇類工廠化養殖的難題,使養殖成本降低60%-65%。
三、打破冬眠
打破蛇的冬眠規律,是養蛇業的一大突破。蛇類的人工養殖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飼養的環境條件與蛇所處的自然生態系統條件的差異程度。蛇是變溫動物,其活動、捕食、繁殖等都受到溫度的影響,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其活動、生長。蛇每年的冬眠期長達4個月之久。不打破蛇的冬眠,蛇的出欄期就長達18個月。養殖周期加長,利潤無形減少。針對這種情況,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苦心鉆研,設計了一套具有專利技術的升溫系統,保持蛇房恒溫,打破蛇的冬眠規律,實現全年無冬眠,大大縮短了養殖周期,使成蛇的出欄期從18個月提前4個月,僅需14個月。
四、疾病防治
解決蛇病的防治問題,是實現工廠化養殖的保證。蛇類的工廠化養殖和其他養殖項目一樣,“重于防而不在于治”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根據蛇的生理特點及其季節性疾病的特征,以中草藥研制出多種預防和治療蛇脫皮病、口腔炎、寄生蟲、皮膚病、胃腸炎、霉斑病、膽囊炎等病的藥物和預防針。開發的中草藥物對治療寄生蟲病很有特效,飼養的蛇類極少帶有寄生蟲病,完全消滅了野生蛇類因吸食活性動物而隱藏于體內的病基因遺傳,使馴養蛇的成活率高達92%以上。
五、工廠化養殖
解決蛇的養殖場地問題,是實現工廠化養殖的重中之重。大東洋蛇類研究中心采用工廠車間方式,以具專利技術(已申辦)的立體高密度蛇箱養蛇。這種蛇箱密度高,容量大,每立方米可養殖蛇類50條。將這種立體高密度蛇箱設于室內,輔以全價營養飼料喂養,又能有針對性地配以預防季節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中草藥,克服多種急性傳染病及特種寄生蟲病,使馴養蛇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真正實現了蛇類的“工廠化養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