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鹿用卡介苗免疫是1974年段成芳等人首先在吉林市龍潭山鹿場進行的,1988~1990年吉林農業大學王樹志教授在進行“鹿結核病防制研究”之后推廣的。劉清河、王樹志(1995)報道,他們對鹿用卡介苗免疫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用0.75mg(1個人的劑量)、45mg(60人的劑量)、75mg(100人的劑量),接種幼鹿3個月和12個月,變態反應陽性率無明顯差異。從經濟角度考慮,1個人的菌量足矣;皮內注射和皮下注射對比試驗,免疫后3個月變態反應陽性率無明顯差異;用凍干疫苗免疫做對比試驗,接種后6個月和12個月,變態反應陽性率無明顯差異;經過不同次數的接種證明,1次接種12個月后變態反應陽性率僅為10%,平均OD值為0.45;第2年再接種,12個月變態反應陽性率70%,平均OD值上升,但小于0.95;第3年接種12個月后變態反應陽性率為93.9%,平均OD值為0.98(《中國畜禽傳染病》1995.1)。基于上述試驗,估計全國有50%以上的鹿接受卡介苗免疫注射。可是在生產實踐中,卡介苗免疫注射很不規范,隨意性很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射時間不一致有的仔鹿生后24小時內注射,有的在生長2~3天、1~2周時注射;
2.注射劑量不一致有注射1個人的菌量(0.75mg),有注射3~5人的菌量,還有注射10人的菌量;
3.注射部位不一致有耳背部注射、耳根部注射、胸側部注射、股內側部注射、尾根部注射;
4.注射方法不一致有皮下注射,有肌肉注射;
5.疫苗來源不一致過去均用人用卡介苗。現在生產獸用卡介苗的單位增多,價格1.5~3.0元不等。
鹿的卡介苗注射不規范,對免疫效果肯定有不良影響,因此,希望今后鹿注射卡介苗免疫應按王樹志教授提出的方法:仔鹿出生后24小時內在尾根部復面、皮內注射1個人菌量(不應超過3個人的菌量),連續免疫注射3年。糧食用來作飼料,沒有認識到霉變飼料的危害性;由于飼料價格上漲,喂發霉變質飼料雖然可以降低成本,而動物采食了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就會中毒。不喂發霉飼料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防止飼料發霉也是預防本病的主要一環。①飼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時收獲,徹底曬干,通風貯藏,避免發霉。②加強飼料的保管,注意保持干燥,特別是在溫暖、多雨地區和季節,更應防止飼料發霉。③不用發霉變質的飼料喂貉。④一旦發現中毒現象,立即停喂霉變飼料,改用新鮮、未污染的飼料。⑤輕微霉變的飼料可用3倍清水浸泡1晝夜,換水3次,取出、曬干后再用,用10%的石灰水代替清水浸泡,效果更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