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仔鹿斷奶后一般經過4個月左右便進入越冬季節,在越冬期間仔鹿從外觀―亡看相對于哺乳期、離乳期發育緩慢,但對飼料、飼草的要求卻較高,越冬期仔鹿發育的好與壞將對來年春季仔鹿的發育產生很大影響。
1發育特點
仔鹿在這一時期仍具有生長較快、可塑性大的特點。仔鹿瘤胃容積不斷擴大,腹圍變大,內臟器官發育加快,體重增加,食欲和消化機能相應逐漸提高,但是從外觀上看,體高,體長處于緩慢增長階段。
2飼養管理
2.1仔公鹿和仔母鹿分群飼養
在出生后3―4個月的時間,仔公鹿的發育速度明顯超過仔母鹿的發育速度,且它們在生理變化、營養要求方面也存在差異。仔公鹿和仔母鹿采食量也不一樣,所以大多數飼養場、養殖戶都將仔鹿分群飼喂,這樣可以在飼喂上不同對待,保證鹿群整體發育水平,避免母鹿群有掉隊的仔鹿。飼喂時按公、母仔鹿不同的營養需要,給予不同的精料和粗料,并且一定要把料攤均、攤勻讓每只鹿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
2.2對弱小仔鹿的飼養管理
弱小仔鹿多為出生較晚的、因病或飼喂方法不當而引起的發育較慢的仔鹿。對于它們要及時從大群中撥出來,單獨準備一個暖棚圈,由專人精心飼養。增加飼料營養和飼喂次數,這對于提高仔鹿的成活率和降低越冬期死亡率能起到一定效果。
2.3加強運動
由于仔鹿瘤胃可塑性大,應該加強運動量來促進胃腸蠕動,增加排糞次數,增強食欲,加強仔鹿體質。一些飼養場多采用上午、下午各運動1h左右的辦法,有條件的可夜間哄趕1次,哄趕時要慢慢哄起后,一邊趕一邊吆喝,讓仔鹿熟悉人的聲音。
2.4鹿群馴化調教工作
2.4.1馴化的原理:利用鹿的采食性和集群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通過反復在多種環境條件的馴化,使鹿建立條件反射,并不斷適應復雜的環境條件,逐漸去掉膽小、易驚、不近人的野性,向著人類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2.4.2馴化要點:堅持每天補食時給一定的信號,養成聽信號采食的習慣:馴化時要有專人負責,信號要有一定的規律,不隨意更改:補給的食物最好是胡蘿卜、豆粕炒熱的塊或粒和青蘿卜小塊等鹿可以撿起的食物。飼養員也可帶領仔鹿去跑道中熟悉環境,以便為以后撥鹿減少困難,并做到勤觀察、勤哄趕,使人鹿親和。
2.5加強冬季鹿舍衛生的管理
由于冬季寒冷,飼養員要及時清掃圈舍周圍凍冰的糞便,以免弄傷仔鹿腿。飼料槽要定期清掃消毒保證干凈,飲水要求以暖水為易,每天2次;仔鹿圈舍應加墊草或干糞以供取暖,有尿床的仔鹿要勤換墊草,同時飼養員要加強調教工作。
3飼料供給
根據仔鹿發育的不同特點,越冬期應提高能量飼料比例,飼料要求營養豐富,根據不同地區礦物質缺乏情況合理添加一定量的礦物質。在飼喂量上應根據上頓采食量情況而定下頓采食量,一般冬季精料量為0.8―1.0kg/d。參考飼料配方:豆粕粉25%―30%,玉米占60%―65%,麩子8%,骨粉2%―3%,鹽1%,添加劑1%。為提高增長速度和抗病力,可添加一定量的仔鹿生長素。粗飼料可采用干樹葉、干苜蓿草、草粉為好,每日加一定量的胡蘿卜,但不宜過多。
有條件的飼養場或養殖戶,可以給仔鹿飲適量的豆漿,或者喂小米粥,盡量使仔鹿的飼料可口、有營養和多樣化。
4小結
在越冬期,要保證仔鹿舍內及飼料、飲水的清潔,做到舍內無積糞、無臟水、無積雪。保證飼料優質易消化,嚴禁飼喂腐敗變質、酸度過高、水分過大、沙土過多的飼料,預防代謝性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保持圈內干燥,棚舍內鋪墊草或干糞,保暖防寒,供仔鹿伏臥休息,確保安全越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