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本病是人獸共患的慢性細菌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周期性弛張熱或長期波狀熱、妊娠母貂流產,仔貂弱生,周齡內死亡率高,公貂個別出現睪丸炎、配種能力下降等。
【病原】本病是布魯氏菌屬的羊型、豬型、牛型病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布魯氏菌是一種長1~2微米、寬0.5微米,能運動、不產生芽胞的球桿菌。在較陳舊的培養基中,有時一端膨大成棒狀,因此有些學者把它列于棒狀桿菌屬.
【流行病學】該病主要是由飼料感染,特別是生喂牛、羊內臟及下腳料、乳制品等,是比較危險的,水貂等經濟動物時有散發流行本病,成年貂感染率較高,幼貂發病率較低。
流產母貂排出的惡露分泌物和胎兒,是最危險的傳染源,布魯氏菌病,除經消化道和接觸傳染外,通過染病公貂的精液也可發生傳染。
【臨床癥狀】潛在經過是毛皮動物患此病的主要特征,母貂主要表現流產,體溫升高,或產弱仔,食欲下降,個別出現化膿性結膜炎。
【病理解剖變化】妊娠中后期死亡的母貂,子宮內膜有炎癥,或糜爛的胎兒。外陰有分泌物附著、淋巴結和脾臟腫大。
其他器官表現充、出血,公貂個別的出現睪丸炎。病理組織學變化,主要是淋巴樣細胞和多核細胞增生。
【診斷】經濟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比較困難因為本病缺乏特征性臨床癥狀。病理解剖變化亦不明顯,細菌學檢查具有現實意義。
【治療】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只有通過血清學方法檢出陽性動物、結合冬季取皮淘汰,自群凈化。
【預防措施】嚴格執行獸醫衛生防疫制度,禁止布魯氏菌病陽性動物進場。來源不清的肉類及副產品不喂,或經高溫無害處理后方可飼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