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肉毒中毒是由肉毒梭菌外毒素引起的水貂急性中毒病。以肌肉松弛和四肢麻痹為特征。
1.病原
本病病原為肉毒梭菌,是一種厭氧性大桿菌,在繁殖過程中能產生A、B、C、D、E和F6型外毒素,其毒素的抗原性不同。毒素毒力極強,1毫克提純毒素約含1萬個人的致死量或使4×1000000000000只小白鼠致死。多數研究證明,水貂多由C型毒素引起中毒。
2.流行特點
本病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水貂肉毒中毒的傳染源主要是被該菌污染的飼料。當肉、魚飼料被肉毒梭菌污染后,在放置過程中產生大量外毒素,水貂吃后發生中毒。含有毒素的飼料外觀無異常變化,不易被發現,這種含毒飼料即使放在低溫冷庫也不被破壞。因此,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同時不分年齡、性別均易感。
3.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8~10小時的,少有24小時的。喂了含毒飼料后貂群大批發病死亡。多為最急性和急性型,病程長者2~3晝夜。
病貂表現運動不靈活,躺臥不活動,后軀先麻痹,逐漸向前肢擴散,最后全身麻痹,不能站立。肌肉高度松弛,放在手上如同襪子樣在手中垂下。病貂口流涎,吐白沫,瞳孔散大,眼球突出,不轉動,時有鳴叫,很少下痢和嘔吐,一般在昏迷狀態下死亡。個別無生前癥狀,突然痙攣死亡。
4.解剖病理改變
本病剖檢無特征性變化。尸體營養良好,胃腸空虛,少有充血和出血。肝充血呈桃紅色,腎出色,肺及肋膜有出血。
5.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突然發病、大批死亡和出現典型臨床癥狀,肌肉松弛、麻痹和不全麻痹等,可初步獲得診斷。確診,必須把吃剩下的飼料和死亡尸體送有關實驗室,檢查有無肉毒梭菌毒素。
6.防治
本病常突然發病死亡,來不及治療。一般無特效藥可用,采用抗生素也無良好效果。主要是預防本病發生。特異性預防方法,可注射肉毒梭菌C型類毒素,不分年齡大小,一律注射1毫升。防止飼料被肉毒梭菌污染,肉類飼料不宜在10℃左右室溫內堆放時間過長。可疑飼料,高溫后試喂。
在未確定毒素型的情況下,可用多價抗毒素血清治療,靜脈或肌肉注射。對癥療法:用5%碳酸氫鈉液或0.1%高錳酸鉀液灌腸、洗胃,因肉毒梭菌素在堿性條件下易被破壞,在氧化作用下毒力易減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