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每年6-9月份,是仔貂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筆者在40多年從事水貂生產中,發現部分母貂有食仔現象,通過調查現將食仔的原因及處理方法介紹如下:
一、母性差,有惡癖。一經發現應把剩余的仔貂立即剔出,找其它母貂代養。
二、缺營養,少飼料。由于飼料中缺某種營養成份,如蛋白質含量缺乏,或由于供料量不足而引起的,應給予充足的全價飼料。
三、產仔多、乳不足。由于母貂帶仔過多,而母貂乳汁又嚴重不足,當仔貂吃奶時,母貂疼痛而導致母貂咬傷和吃掉仔貂。應視母乳情況將仔貂代養出一部分,同時采取催乳措施。
四、受刺激,食仔。由于檢查時不注意,使仔貂帶有異味,或因把掉到地面上的仔貂錯給了別的母貂而引起。因此,檢查要先用窩草搓手,不要把異味弄到仔貂身上,掉到地上的仔貂要先放到小室外,讓母貂自行叼入窩內。
五、環境差,不安寧。如檢查過于頻繁,來往人員過多,機動車輛或機器噪音而引起的。因而產仔哺乳期為保持場內安靜,要謝絕參觀,人員走動要輕,防受驚。
六、分窩晚,母食仔。由于分窩過晚,也可能出現母食仔或仔貂之間互相咬斗的現象。因此,分窩要及時,不能延期。
七、渴食仔。供水不足,母貂口渴也容易出現食仔現象,所以要供給充足飲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