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柞蠶膿病發病率較高,給蠶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膿病的為害,確保蠶農增產增收。
一、柞蠶膿病的癥狀
膿病主要發生在蠶期和蛹期,蠶期多發生在3齡至營繭前,各齡期發病病癥不一樣,但共同特點是全身腫脹,皮易破裂,流出膿汁后腐爛。蛹期體色暗,體皮變黑且脆,顱頂板由白色變成灰黑色,流出膿汁浸透繭皮成"油爛繭"。
二、膿病的傳染途徑及方式
膿病的病原體是柞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它存在于病蠶和病蛹體內。病蠶病蛹的膿汁、尸體等都是傳染源。病毒可通過人手、蠶具、昆蟲、風雨等傳播到柞葉上,被蠶食下致病。另外,游離病毒通過蠶體傷口侵入也能造成傳染。
三、膿病的防治
1.搞好卵面混合液消毒蠶卵消毒是預防蠶病的重要環節。目前廣泛應用鹽酸甲醛混合液進行卵面消毒。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36%甲醛原液,甲醛、鹽酸、水按1∶1∶10比例配制均勻,浸卵半小時取出,用清水洗凈后薄攤在消過毒的塑料紗上,晾干。
2.防止消毒后再感染凡接觸蛾卵的用具、物品及房屋均應消毒。春蠶溫籽最好選在新環境中進行。秋蠶卵應在出蠶前1天下午消毒后直接上山破卵。
3.防止蠶場感染上年秋蠶發病重的蠶場尤其是窩蠶場不能做春蠶把場。不宜摟把場,以防帶毒塵土污染柞葉。
4.搞好放養管理一是采用"少量"、"多點"破蟻,避免蟻蠶過密染病。二是清除病蠶,蠶期發病后要連蠶帶葉深埋土中。三是春天選擇晴天摘繭,及時選繭,及時穿掛種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