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分布和寄主植物
云南、湖北、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均有分布。為害蠶豆,還能侵害豌豆和苕子。
癥狀
幼苗須根尖端變黑,并逐漸向主根蔓延,引起根皮腐爛。莖稈基部黑褐色,葉片稀少,葉尖向內卷縮枯焦,以至全株死亡。開花結莢期感病,下部葉片變黃,雨后天晴,全株突然萎蔫,但葉片不脫落,莖稈極易拔取。根部維管束呈褐色或黑褐色。潮濕時在莖基部表面生有淡紅色的霉層。
發病規律
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在田間殘株上越冬,是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病菌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借助于附著種子外表、灌溉水、肥料及農具傳播。病菌生長適溫為24-28℃。缺肥、酸性土壤及土壤含水量低于65%時發病較多。
防治方法
(1)精選種子并地行種子處理,用56℃溫湯浸種5分鐘,處理后立即播種。(2)注意田間衛生,及時燒毀病殘株。(3)及時清溝排漬,增施有機肥料。(4)實行輪作,避免同豆科作物輪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