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桑蠶是多化性變溫動物中的完全變態的吐絲昆蟲。其幼蟲經過4次眠起5個齡期26-28天時間共食下20多克桑葉就成熟吐絲結繭,繭白色,重1.8-2.3克左右,繭層率20-23%,絲長1000-1400米上;絲粗2.6―3.2分。通常飼養1張桑蠶種有蠶1.8―2.0萬頭,需桑葉50-600公斤,能產桑蠶30-40公斤。當前比較科學的飼養新技術有以下五點。
(一)嚴格消毒防病
嚴格消毒是防治蠶病發生的首要技術措施。一般在養蠶前7天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或3%甲醛藥液進行蠶室蠶具卵消毒,保持室溫,藥溫25℃30分鐘,蠶寶內的蠶具要擺放開,以噴到藥液,封閉門窗到養蠶前2-3天再通風換氣。蠶網等零量用具可用開水煮沸消毒。
(二)集中催青暖種
把出庫的桑蠶種放在適宜的溫濕度環境中使蠶按預定日期孵化出來的過和叫催青,也叫暖種。一般在實生桑開2-3片葉開始催表。集中催青室要事先清掃干凈消毒徹底,用長1米,寬0.35米,高0.5米的木制催青箱,箱四周上半部鉆直徑1厘米圓孔通氣,箱底鋪無毒塑料布上裝2-3厘米厚濕沙,豎掛40-50張桑種卵,蓋好放到熱炕上,從第1天20℃開始到第5天升25℃,第七天25.5℃保持到第11天開始孵化。在剛見幾頭蟻蠶的當天下午用黑布蓋嚴遮光,收蟻當日早晨揭布感光出蠶快齊。濕度前期在75%,后期85%左右。
(三)收蟻小蠶共育
為節省勞動務和統一技術標準,最好實行集中收蟻,集中飼育小蠶。把剛孵化出來的蟻蠶收集起來開始喂葉飼養的過程叫收蟻。在經過消毒處理的蠶里鋪元毒塑料布和撒上一層桑葉,再把蠶種卵面朝下壓在桑葉上,經過20分鐘蟻蠶就爬到桑葉上,撤去蠶種卵紙立即光蓋嚴等明早再出蠶。按蠶箱大小定座給桑葉,1-2齡小蠶用切碎嫩綠葉每天給桑3-5次,每次給桑都要撒均勻,上蓋塑料布,保持26-27℃,3齡25-26℃,1-3齡干濕度80%為宜,眠前加網給葉,在部分蠶入眠再加網給葉提出來眠蠶單喂,并除去蠶箔中剩下的蠶糞和殘葉。眠中要撒防僵粉或新鮮石灰粉消毒防病。眠起后加網給葉要偏嫩,待起蠶爬上食葉時抬網帶蠶移新的空箱里。
(四)分散飼養大蠶
4-5齡蠶可分散到各戶家中飼養。大蠶食桑量約占80%,體重也比蟻蠶增加300-10000倍,要不斷地分箔擴座,及進把過密蠶勻開,防止互相擁擠抓傷染病,又能確保所有的蠶吃飽桑。為節省采葉時間,每天早,晚可結合伐條衽帶條桑葉飼養,交分期分批提出的晚蠶用嫩葉增加喂桑次數,促進早熟。4齡適溫24-25℃,5齡23-24℃,4-5齡濕度為70%為宜。
(五)熟蠶上簇結繭
5齡末期見食桑減少綠色軟糞,體軀逐漸縮小變短透明,爬行吐絲的熟蠶,要用新制的蜈蚣簇、折簇、柴簇,最好是方格簇放蠶結繭質量好,雙宮繭少。上簇放蠶要均勻。偏稀為好,標記先后順序,簇室初期25℃,結繭24℃,濕度75%為宜。結繭后打開門窗通風排濕,使繭色變白。簇室光線要均勻,以防熟蠶聚堆。對混入的未熟蠶要揀出喂葉成熟后另行上簇。上簇后第6-7天見化蛹后中按上簇先后順序采繭,分類堆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防擠壓發熱。為防出蛾應及時烘繭和繅絲。一般較好的1畝桑園可養3條桑蠶產好劃90-120公斤可繅出15-26公斤蠶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