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全年的養蠶計劃,不僅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和蠶繭品質,而且關系到勞力的妥善安排和蠶室、蠶具、桑葉的合理利用,還會影響到樹體的強弱及下年的產繭量。因此,必須本著“前期想后期,期期想全年,今年想明年”的觀念“春蠶分批養,夏蠶適當養,秋蠶分期養”、“酌情養早秋、足量養中秋、看葉養晚秋”的原則,根據當地的耕作制度,所候條件,桑樹長勢,勞力設備通盤考慮,合理安排,確定全年的養蠶品種、次數、時期和比例。
正確估計桑葉產量,是擬定養蠶計劃的主要依據。通常春蠶的每500克繭用桑量為7~7.5千克,張種用桑量為650~750千克;夏秋蠶每500克繭用桑量為6.5~7千克,張種用桑量為450~600千克。
預測當年春季桑葉的產量一般方法是:根據桑樹生長情況將桑園分類,在各類桑園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桑樹10~20株,調查總條數與點條長,并計算出平均每株條長,再根據每667平方米株數,算出每667平方米總條長,最后乘以估計單位條長產葉量(一般桑每米條長產葉量為0.1千克左右),即得出每667平方米產葉量,其計算公式如下:
平均每株條長(米)=調查株總條長(米)/調查株數
每667平方米總條長=平均每株條長×667平方米株數
667平方米產葉量(千克)=每米條長產葉量(千克)×每667平方米總條長
根據預測春葉產量,并結合其他因素,可確定春蠶的飼養量,再根據各期蠶的飼養比例(一般春、夏、秋蠶的飼養比例為100∶20∶120),確定夏秋蠶的飼養量。
春天隨著氣溫的上升,桑葉葉質逐漸成熟,營養豐富,適合蠶兒生理需要,加上氣候好,養蠶易穩產高產,春蠶飼養數量較多的農產,可分為兩批養。頭批要保證上簇,不缺葉,并留有余地;二批可根據桑葉增產的幅度來確定。頭批飼養量為總發種量的90%,二批以10%為宜,前后兩批收、產要間隔7~10天,以利于調劑桑葉,充分利用蠶室、蠶具以及勞力。
夏蠶的主要飼料是桑芽和新條下部,4~5片葉。夏蠶期氣溫高低適宜,蠶室、蠶具、勞動力都較寬裕,桑葉新鮮柔嫩、蠶較好養。但桑樹已進入旺長期,采葉量不宜過多。一般夏蠶要適當控制,飼養量占春蠶的20%為宜。
秋蠶是全年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當年蠶繭增產,而且不定期關系到來年春葉產量,所以應根據秋季桑條不斷伸長,葉片不斷生長成熟和硬化等特點。合理安排,分期飼養。早秋蠶可用桑樹枝條下部快要硬化的桑葉養,采葉量不超過當時葉片枝數的1/2,其飼養量約占春蠶的20%~30%。中秋期桑樹次年有效條已基本形成,正是桑葉生長茂盛的時期,要充分利用桑葉,養足中秋蠶。但采葉后,桑樹梢端必須留7~8片葉。中秋蠶的飼養量以占春蠶的80%~85%為宜。晚秋蠶的飼養量根據中秋蠶后余葉多少來定,采葉后桑條梢端至少應留4~5片葉,其飼養量應占春蠶的10%~2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