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秋季一般高溫多濕,不太適宜蠶兒的生長發育,而且桑葉葉質較差,加之春、夏兩季蠶病病原菌積累較多且致病力較強,因此,秋蠶比較難養,易發病,單張產繭低、繭質差。只有加強消毒防病,才能奪取秋蠶豐收,筆者總結為“三防”、“三選”、“三勤”、“三早”、“三稀”。
一、三防
防蠶病、防饑餓、防悶熱
1.防蠶病。秋蠶易發生中腸性膿病、病毒性軟化病。消毒藥品以新鮮石灰、漂白粉、福爾馬林為主。認真搞好養蠶前、中、后的衛生防病消毒工作,把消毒防病貫穿養蠶全過程。
2.防饑餓。秋季外界氣溫高達38。C。室內溫度達32。C,蠶兒食量顯著減小,極易發生饑餓,應采取降溫措施。白天氣溫較高時結合添食氯霉素或克紅素等藥品喂水葉,添水以不滴水為度,一般在大蠶盛食期采用此措施,既可降低小環境的溫度,又能保持桑葉新鮮。白天氣溫高時勤喂薄飼,夜間多給桑。
3.防悶熱。突出在大蠶期防悶熱,蠶室要有對流窗,開門開窗或使用換氣扇、風扇促使室內空氣流動。在門窗前實施遮蔭,可減弱高溫悶熱對蠶兒的不良影響。
二、三選
選蠶種、選蠶屋、選桑葉
1.選蠶種。秋季氣溫高,要選擇抗高溫抗病的蠶品種。
2.選蠶室。為減少秋季高溫悶熱對蠶兒的不良影響,要選擇比較陰涼、有對流窗、便于通風換氣的寬敞蠶室。
3.選桑葉。小蠶和各齡餉食用桑要根據用葉標準嚴選桑葉,用葉要適熟偏嫩,對污染葉、病蟲葉要用清水或用0.3%漂白粉液洗后再喂蠶。
三、三勤
勤喂蠶、勤擴座、勤除沙
1、勤喂蠶。秋季氣溫高,桑葉易失水,加之蠶兒食下量減少,因而易造成桑葉枯干而浪費,蠶兒饑餓。為使蠶兒鮮桑飽食,要勤喂薄飼,做到鋪葉喂蠶,吃完再喂。
2、勤擴座。由于氣溫較高,蠶兒發育較快,為防止密飼,讓蠶兒良桑飽食,發育齊一,根據先擴后長的原則,擴座勻蠶后再給桑。
3.勤除沙。因氣溫高,蠶座內的蠶沙易發生蒸熱,病原菌繁殖較快,勤除蠶沙可以為蠶兒生長發育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減少蒸熱對蠶兒的危害,降低蠶兒發病率。
四、三早
早收蟻、早餉食、早提青
秋季與春季相比氣溫較高,蠶兒體內能量消耗較大,如果收蟻、餉食、提青較晚,蠶兒到處爬行求食,容易饑餓疲勞。秋蠶收蟻宜在上午7~8時進行。餉食以蠶的頭部變為褐色時進行為宜,一般同批蠶95%的蠶蛻皮后進行餉食。有85%的蠶入眠后撒上鮮石灰粉,給少許條葉,將未進眠的青蠶提出并匾另行飼養。
五、三稀
蠶架稀、蠶匾稀、蠶頭稀
蠶架稀、蠶匾稀便于通風換氣,減小高溫悶熱對蠶兒的不良影響,增加蠶兒的食下量,增強蠶兒的體質,提高蠶兒的抗病力。蠶頭稀,每張種蠶座面積要達45m2。如果蠶頭過密,一是蠶兒食桑不勻,造成蠶兒發育不齊,影響產繭量及繭質;二是蠶座溫、濕度增高,蠶座小氣候不良,影響蠶兒體質;三是蠶兒的足相互抓破皮膚造成傷口,易感染血液型膿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