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嚴格選擇種蛋
種蛋必須來自優良、健康的鳥群,挑選種蛋時,先將薄殼蛋、砂殼蛋、鋼皮蛋及過大、過小、過扁、過圓、污染面積過大的種蛋挑出。對剛產出的種蛋不宜馬上入孵,要蹙貯存24小時以上,但最好不要超過6天,保存的溫度以15℃為宜。若保存期超過6天,需要降低溫度,保存種蛋的相對適宜濕度應為70%~80%,并注意貯存室的通風。種蛋保存時,應大頭朝下,每天翻動1次。
二、完善衛生消毒措施
1.鴕鳥蛋貯藏室的消毒。每2天用消毒液擦地板1次,隔2周全部清洗、消毒,并用福爾馬林溶液進行熏蒸。
2.種蛋的消毒。鴕鳥產蛋時,飼養員要用消毒紗布接住,然后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劑量每平方米用37%的福爾馬林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熏蒸30分鐘。如果沒有接住,用經消毒液浸泡的紗布擦去表面贓物,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藥(溫度不要超過40℃)浸泡20~30秒,然后用消毒過的干紗布擦干種蛋即可入孵。
3.孵化室的消毒。孵化室地板每隔2天用消毒藥拖擦1次,墻壁、天花板每隔半個月用消毒藥噴灑1次,1個月進行全面清掃1次。
4.孵化機的消毒。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機內外及表面用消毒藥擦拭一遍,并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
三、適宜的孵化條件
1.適宜的溫度。經驗發現,室溫在18℃~25℃時,如果采用恒溫孵化法孵化溫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隨著室溫的升高,孵化溫度可適當降低。也可采用變溫孵化法,將孵化期分為前期、中期和后期,溫度可分別控制為36.5℃、36℃、35.5℃,其相應相對溫度分別為22%、23%、25%,并且種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輕3個檔次,實行分機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雛率。
2.適合的溫度。對于恒溫孵化法,前期孵化溫度可控制在20%~25%,轉入出雛機濕度應相對提高,通常為30%~40%,后期濕度相對較高有利于雛雞啄殼。
3.合理通風與涼蛋。胚胎發育需要新鮮的空氣和充足的氧氣,二氧化碳和各種有害氣體不要超標,因此,應定期通風換氣。鴕鳥蛋的體積較大,蛋殼較厚,尤其后期產熱較多,應主要涼蛋。
4.正確的腐化操作過程。入孵時,一定要使鴕鳥蛋的大頭朝上,依貯存期、產蛋期分清批次,認真記錄,盡量不要混孵,以免造成出雛的混亂,孵化過程中要翻蛋,孵化程序為:蛋的挑選→消毒→貯存室→孵化室→入孵→消毒→出鳥→發鳥作業,避免交叉感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