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實際生產中,雛鴕鳥(尤其是45日齡內的雛鴕鳥)的飼養管理是鴕鳥整個生長周期中最重要、技術性最強的一個環節。雛鴕鳥生長發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備鳥的質量,進而影響到種鳥的生產性能。另外育雛率低將難于保證后備鳥的數量。我國鴕鳥飼養時間較短,有關鴕鳥生長發育規律的資料較少,筆者通過跟蹤測定73只雛鴕鳥1--45日齡的體重、體尺,得出了雛鴕鳥體重、頸長、跗跖長、趾長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雛鴕鳥從出生至3日齡體重不斷下降,在3日齡時達到最輕,以后體重不斷增加,且增長速度變快。雛鴕鳥的頸長、趾長、跗跖長隨日齡的變化基本呈線性變化,但都有生長速度加快的趨勢,其中頸長在33日齡左右、跗跖長在20日齡左右、趾長在7日齡左右生長速度加快。雛鴕鳥體重先下降后上升,這與其它鳥類的生長發育規律相一致,可見盡管鴕鳥在生理、形態等方面與其它鳥類相差較大,但在3日齡內同樣依靠卵黃來維持營養需要。因此在雛鴕鳥出殼后的最初3天,可以不喂飼料。雛鴕鳥3日齡時體重最輕,表明雛鴕鳥自身的營養物質可維持3天左右,固在此之前應完成對雛鴕鳥的誘導開食工作。雛鴕鳥體重的生長速度過快,內臟和骨骼的發育相對滯后,造成雛鴕鳥內科疾病及腹水綜合癥的發病率增高,建議養殖戶經常稱測雛鴕鳥的體重、體尺,并與標準的生長曲線進行擬合,然后對雛鴕鳥的飼料作出相應調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