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人工養殖的非洲鴕鳥有3個品種,即藍頸鴕鳥、紅頸鴕鳥和非洲黑鴕鳥。藍頸鴕鳥和紅頸鴕鳥屬于原始種;非洲黑鴕鳥是經長期選育而成,以生產優質羽毛和鴕鳥皮作為主要選擇目標,而不追求過快的生長速度。非洲黑鴕鳥和藍頸鴕鳥、紅頸鴕鳥相比,頸部和腿部短,體形較小,性情溫順,容易飼養管理,羽毛密集、質量好、產量高,皮的毛孔密集、分布均勻,皮張質量好,產蛋率高。
我國引進的鴕鳥大多為非洲黑鴕鳥和藍頸鴕鳥,也有部分紅頸鴕鳥。從羽毛結構上看,非洲黑鴕鳥的羽小枝較長,使整個羽被顯得蓬松,看上去就象披了一層絨毛,據此可區別于藍頸非洲鴕鳥。
引種時應特別注意鴕鳥的年齡。有不少引種場家由于對鴕鳥缺乏較全面的了解,以致引進的鴕鳥長期不產蛋或產蛋很少,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倒閉。雖然鴕鳥有效繁殖年齡可達30一40年之久,但剛剛開產的鴕鳥產蛋能力都很低。應選擇3一4歲齡的鴕鳥較為理想,因其雌鳥產蛋率高,雄鳥配種能力強。另外,還須綜合考慮引進鴕鳥的體型、外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