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狗尾草學名Setariaviridis(L.)Beauv.別名莠、光明草、光明子(種子)、金毛狗尾草、谷莠子、毛毛草、狗毛尾等。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或花穗、根及種子入藥。具祛風明目、清熱利尿作用。分布在全國各地。
癥狀又稱斑點病。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和穎果。葉片染病初生許多黃色至黃褐色斑點,斑點橢圓形或紡錘形,邊緣不明顯,色較暗,后變為褐色至黑褐色,大小3~5×2~3(mm)。病斑兩端鈍圓。后期病斑表面生黑色絲絨狀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枯死。
病原Bipolarissetariae(Saw.)Shoem.異名HelminthosporiumsetariaeSaw.稱狗尾草平臍蠕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Cochliobolussetariae(ItoetKurib)DrechsleretDas―tur稱狗尾草旋孢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座燒瓶狀,大小240一500×220一315(μm),喙長60―125μm。子囊梭形,大小130一150×22―32(μm),內含子囊孢子1―8個。子囊孢子線形,具5―9個隔膜,大小200一315×6―7(μm)。分生孢子梗多單生,少數2―5根叢生,直立或稍彎曲,有膝狀曲折,2―5個隔膜,褐綠色,大小105―156×7.5―10(μm)。分生孢子深橄欖色,梭狀至倒棍棒形,略彎,具5―8個隔膜,大小40一120×10―18(μm),兩端生芽管。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參見水稻胡麻斑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