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本病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獸共患原蟲病,在家畜及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全國各地均已報道有本病存在。
病原及其生活史:
弓形蟲病的病原是龔地弓形蟲,簡稱弓形蟲。它的整個發育過程需要兩個宿主。貓是弓形蟲的終宿主,在貓小腸上皮細胞內進行類似于球蟲發育的裂體增殖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隨貓糞排出體外,卵囊在外界環境中,經過孢子增殖發育為含有兩個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
弓形蟲對中間宿主的選擇不嚴,已知有200余種動物,包括哺乳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和人都可以作為它的中間宿主。貓也可以作為弓形蟲的中間宿主。在中間宿主體內,弓形蟲可在全身各組織臟器的有核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
動物吃了貓糞中的感染性卵囊或含有弓形蟲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間宿主的肉、內臟、滲出物、排泄物和乳汁而被感染。速殖子還可通過皮膚、粘膜感染,也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診斷要點:
(1)臨床癥狀:多數為無癥狀的隱性感染。幼年犬和青年犬感染較普遍而且癥狀較嚴重,成年犬也有致死病例。癥狀類似犬瘟熱、犬傳染性肝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厭食、精神萎靡、虛弱,眼和鼻有分泌物,粘膜蒼白,呼吸困難,甚至發生劇烈的出血性腹瀉。少數病犬有劇烈嘔吐,隨后出現麻痹和其他神經癥狀。懷孕母犬發生流產或早產,所產仔犬往往出現排稀便、呼吸困難和運動失調等癥狀,血液檢查;急性期,紅、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單核細胞增多者較少見。慢性病例的白細胞總數增多,主要為嗜中性粒白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但沒有出血傾向。
(2)實驗室檢查:僅依靠臨床癥狀很容易與犬瘟熱特別是神經型犬瘟熱相混淆。因此,在進行流行病學分析、臨床癥狀等綜合判定后,還必須以檢出病原體或證實血清中抗體滴度升高才能確診。
治療:
對急性感染病例,可用磺胺嘧啶(SD),每千克體重用70毫克,或甲氧芐氨嘧啶(TMP),每千克體重用14毫克,每天兩次口服,連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解度較低,較易在尿中析出結晶,內服時應配合等量碳酸氫鈉,并增加飲水。此外,可應用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制菌磺、SMM、DS―36)或磺酰氨苯砜(SDDS)。
預防:
不喂生肉,并防止犬捕食嚙齒類動物,防止貓糞污染飼料及飲水。
病原:犬眼蟲病
犬眼蟲(結膜吸吮線蟲)寄生于眼結膜囊和瞬膜下,為乳白色細小線蟲。雄蟲長7~13毫米,雌蟲長12~17毫米。以蠅類作為中間宿主傳播本病。本病流行有季節性(最適溫度為28℃左右)。
癥狀:
初結膜充血,眼球濕潤,怕光流淚,繼之,有粘性分泌物流出,結膜囊和瞬膜下有密集的谷粒狀小囊泡,病犬不時用趾抓蹭眼面部,并反復摩擦頰額部,痛癢難忍。上下眼瞼頻頻啟閉,眼球明顯凹陷,角膜混濁,后期眼瞼粘合,視力減退,甚至形成潰瘍(未見有引起死亡的報道)。
治療:
保定病犬,用去掉針頭的注射器抽取5%鹽酸左旋咪唑注射液1~2毫升,由病犬眼角徐徐滴入眼內,用手輕揉1~2分鐘,翻開上下眼臉,用鑷子夾滅菌濕紗布或棉球輕輕擦拭粘附其上的蟲體,直到全部清除,再用生理鹽水緩慢地反復沖洗患眼,用藥棉拭干,涂布四環素或紅霉素眼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